软件产业跑出加速度 湖北软件产业规模占中部“半壁江山”
提到软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使用的办公软件、社交软件、购物软件等,早已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近日,《2025湖北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出炉,2024年全省1076户规上软件企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3546.96亿元,产业规模全国第八,占中部六省总量的“半壁江山”。软件产业如何迎来快速增长?
先让我们认识一个平日里的低调面孔——工业软件。虽然不常出现在大众视野,它却在制造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承担的工作可一点都不低调。
想象一下,如果您是一家汽车制造企业的老板。早上走进车间时,生产线已经自动完成了300个零部件的精准加工,质量检测报告实时推送到您的手机;当某个零件库存低于安全线时,系统会自动触发采购流程;甚至还能预测几天后哪台设备可能需要维护……这些神奇的能力,都来自工业软件这个“数字大脑”。它能让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幅提升,就像给工厂装上了“智慧引擎”。而它也成为带动湖北软件业务收入的“主力军”。
无需人工值守,一条柔性自动化产线便能自动完成上下料、加工、检测等工序。走进位于武汉光谷的这座企业展厅,眼前的这款“软硬一体化柔性生产智能制造”软件,便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武汉益模科技的王牌产品,能够帮助制造企业完成7×24小时不间断生产。在企业的客户名单上,一汽、联塑、美的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赫然在列。“帮助企业构建起一套标准的生产流程,整体生产效率能提高20%以上,运营成本则会降低30%以上。”武汉益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建平告诉记者。
工业软件被称为工业制造的“大脑”和“神经”,是智能制造的关键,却一度被国外垄断。想要破局,并不容易。在益模科技深耕智能制造系统的20年里,企业每年拿出营收的20%,投入到创新研发。
最终,经过十余年迭代升级的“一体化柔性生产智能制造”软件,顺利打破了国外市场垄断。“整个研发团队占到公司的50%以上了,也会跟高校一起联合,做一些科技攻关类的项目,不断提升我们在整个行业的研发水平,今年一季度订单增长达300%。”胡建平说。
锚定打造中国“工业软件之都”的目标,近年来,湖北在技术研发与协同上下功夫。陆续建立“工业软件源代码开放平台”、成立智能工业软件研究所、实施软件产业铸魂工程,鼓励软件企业、工业企业、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开展全链条协同攻关。这种鼓励有真金白银的支持,单个项目最高可以补助1000万元。
眼下,湖北的天喻软件、开目信息等一批企业,瞄准工业软件领域的卡脖子难题正持续开展自主研发和技术攻关,“三维装配工艺规划软件”、“片内电磁仿真软件”等数款产品入选全国首批工业软件优秀产品名单。据湖北省经信厅数据统计,去年,全省工业软件产品收入67.36亿元,同比增长达51.7%。
软件产业的两位数增速,不仅得益于新产品的“入局”,也得益于应用端—信息技术服务的需求。过去一年,湖北信息技术服务收入达2728.58亿元,同比增长17.1%,在全行业收入中占比超7成。在湖北省首个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格创东智,企业推出的工业大模型——章鱼AI,可为企业提供自动诊断产线故障、生成处置方案等服务,提升工作效率30%以上。
面对AI 模型、大数据、云平台等前沿技术,成本高、“上云”难让不少中小企业望而却步。眼下,湖北提出推广普惠性 “上云用数赋智” 服务,启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给予每个试点3000万元资金支持,全力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当下越来越多的工业信息技术服务商,加速向中小企业拓展服务版图。格创东智率先突破,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轻量化的数字服务。“目前我们可以根据企业要求,推出不同模块的组合,包括轻量化精准化的一些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资金成本和转型门槛,
去年企业营收大概近10亿元。”格创东智半导体产品部EAP系统负责人刘亮告诉记者。眼下格创东智已成功交付超200个整厂标杆项目,服务企业数量突破3万家。
产品创新、服务跃升所创造的市场蓝海,如一只无形之手,极大地推动着全省软件产业的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盈利空间。去年,全省1076家规上软件企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3546.96亿元,同比增长16.5%,高于全国平均增速6.5个百分点。去年,湖北省新登记的软件企业近4万户,同比增长56.8%,占整体新登记企业总量的30%。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软件处副处长张彬兵表示,近年来,国家和省级层面围绕支持引导数字化转型、国产化替代出台了《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湖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4-2027年)》《关于支持湖北工业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等一系列政策,供需双向发力,带来了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也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为湖北软件产业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
围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眼下,湖北正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引领、应用场景牵引、软件人才培育等“六大行动”,加强关键技术自主创新,不断完善支撑服务能力。力争到今年底,全省软件产业链业务收入超过4000亿元。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琨 罗金玉
编审 向秀 梁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