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50元吃一个月?饥饿怎么成了流量新密码?

长江云新闻  2025-04-29 20:16:43
分享到:

最近,#二本文科生50元吃一个月# #在校大学生60元吃一个月# 接连冲上社交平台热搜。记者搜索发现,“X元吃一个月” 已然成为互联网流量新密码,不仅是文科生,法学生、医学生、会计生……越来越多的在校、毕业大学生,纷纷加入了这场“饥饿游戏”。

一些人的真实困境,变成了一场场“互联网上的表演”。主播们都遵循着相似的剧本:不实名不露脸,说着励志语录,展示极低预算下的“创意”饮食方案——薅平台优惠券0.31元买4个皮蛋,用辣条煸油炒菜,一份粥划成9块分好几天吃……将每天的生活开支压缩到令人咋舌的程度。部分博主甚至从“100元吃一个月”慢慢卷到了“30元吃一个月”,越吃越少,越来越饿,以生理极限换取流量增长。

饥饿似乎成了某种“生产力工具”。这种现象与已经被平台整顿的“先暴食再催吐的不良吃播”形成了荒诞的对照:一个靠饿肚子博关注,一个靠暴饮暴食赚流量,本质上都是拿健康换流量。

比不良吃播浪费粮食更恶劣的是,网友们的玩梗、跟风还消解了一些严肃的社会议题。年轻人的生存压力被娱乐化,乃至变成互联网“苦难表演”的一环。此后,如果真有陷入困境的人求助,也会被早已麻木的网友轻轻刷过,甚至留言嘲笑,毕竟“50元也能吃一个月”。

大学生是重要的社会财富,不该成为“苦难表演”的主角。破解这场“饥饿游戏”,需要社会共同努力。当前,多部门已发文,将在关键期出实招,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民政部门也发出通知,将生活困难的未就业大学生纳入救助帮扶的重点群体,要求各地加强动态监测、日常走访、救助帮扶等工作。平台方也应当减少对“他人苦难”的消费欲望,调整算法逻辑,减少对摆拍、玩梗的流量倾斜,对内容去伪存真,对识别到的真实困难群体,及时开展救助、帮扶。

监   制:洪燕

审   核:向秀 苏逸冰

评   论:李爽

来   源:长江云新闻

责任编辑 李小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