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红歌 学理论……十堰房县这场实践活动让文明与爱心同行
4月29日,十堰市房县“文化礼堂·我们的家”文明实践活动在土城镇土城村文化大礼堂举行。活动以“唱红歌、学理论、树典型、看节目、逛集市”为主线,吸引了近千名村民参与。
活动在气势磅礴的民俗表演《威风锣鼓》中拉开序幕,铿锵有力的锣鼓声瞬间点燃现场气氛。由县文化馆编排的快板舞《天价彩礼是一害》以幽默诙谐的形式倡导移风易俗,引发群众强烈共鸣。“这样的节目比开会说教管用!”村民赵大娘连连称赞。
随后,土城村党支部书记耿吉奎以《一壶黄酒“酿造”美好生活》为主题做了宣讲。他回顾了该村由“吃供应粮 住土坯房”的贫困山村,通过“合作社+大户+党员”三级带动模式发展黄酒产业,走农旅融合之路,黄酒年销售额达2亿元,年接待游客30万人,户均增收2万元,成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艰辛历程,深情的讲述让现场群众感慨“穷山村变示范村”的不易和满满的获得感,更加坚定了村民发展黄酒产业的信心。县委党校讲师以《服务支点展作为,县域发展启新篇》为题,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深入浅出地解读了广大农民如何从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家庭幸福安康、发家致富中参与到支点建设中来。现场村民不时点头记录。“专家把文件里的‘大道理’变成咱老百姓听得懂的‘家乡话’,我们对生活更有了信心。”村民张大姐边说边展示写满笔记的“政策明白卡”。
随后举行的互动答题环节把活动推向高潮。主持人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惠民政策等提问,村民争相抢答。当被问及“乡村振兴包含哪几个方面”时,张大姐准确答出“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赢得满场喝彩;王大哥则对县里出台的“生育购房奖补”政策了如指掌:“生育二孩奖补25平方米,生育三孩奖补50平方米!”。现场共送出10余份家庭礼包,在轻松活泼的知识问答中让群众对惠民政策深入人心。
在传递产业发展信心与政策温度后,活动转向精神文明建设与便民服务环节。土城镇干部为大家讲述了“湖北好人”雷立华面对家庭接连变故,细心照顾两个残疾儿子,引导他们自立自强面对生活的感人事迹,让不少村民眼眶泛红。随后,6位“土城村身边好人”身披红绶带登台接受表彰,崇德向善的种子在热烈的掌声中生长。
“文明实践集市”成为惠民服务“最后一站”。由县乡两级“8+N”志愿服务队根据自身职责及优势开设志愿服务窗口,法律咨询、农技指导、健康义诊等8个便民服务摊位前围满群众,累计服务群众100余人次,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走进群众身边。
据悉,此次活动由房县县委宣传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土城镇党委、政府共同举办,通过“文艺搭台、理论唱戏”的创新形式,将政策宣讲与文化惠民有机结合,为群众送上文化大餐。接下来,房县将继续用好文化礼堂阵地,在20个乡镇持续开展“文化礼堂·我们的家”文明实践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杜可飞 通讯员 杜达巍 许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