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模马耀锋:让中国高铁在祖国大地上平稳运行
“中国高铁现在目前运营里程稳居世界第一,我们有使命、有担当,积极参与到中国高铁的检修当中,围绕高铁检修难题开展攻关,让中国高铁在祖国大地上平稳运行。”刚从北京载誉归来的全国劳动模范马耀锋对长江云新闻记者说。
2009年,马耀锋从甘肃来到武汉,在动车检修库开启职业生涯。望着库里的动车组,马耀锋深知:守护它们安全飞驰,就是他的使命。
动车组检修容不得半点马虎。为吃透技术,马耀锋把自己“钉”在检修库,从作业标准到部件原理,逐项学、反复练。记得为弄懂动车组制动系统,马耀锋连续两周蹲在配电柜旁,对着图纸画满三大本回路图,终于摸透了每个部件的“脾气”。凭借这股钻劲,马耀锋练就在15分钟内精准判断100余个电气接点故障的本领。2011年全国技能大赛上,马耀锋带着日常积累的“真功夫”摘得桂冠,获评“全国技术能手”。那一刻马耀锋明白:个人成长只有融入“交通强国”的蓝图,才能更有价值。
国铁集团搭建的创新平台,让马耀锋的智慧有了用武之地。以马耀锋的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劳模工作室”,构建起“1+N”协同创新体系,带动青年骨干攻克现场难题:马耀锋牵头研发的“动车组BP救援试验检测装置”,将人工检测时间从1小时压缩到20分钟,效率提升了两倍。
这些年,工作室累计产出30项国家专利,8项成果获全国铁路青年科技创新奖,7项技术在全路推广。特别是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掌握18项配件自主维修技能,累计创造效益2200万元。更令人欣喜的是,26名青年从这里走出,成为省部级技术能手,创新团队的“磁场效应”越来越强。
作为劳模,马耀锋始终记得:要把一身本事传给更多人。马耀锋在检修现场设“现场工作室”,将2000多个检修案例编成手册,把课堂搬到现场。马耀锋常对年轻人说:“咱们手中的扳手,拧的是千万旅客的安全;调试的参数,校准的是中国高铁的品质。”
从“和谐号”到“复兴号”,中国高铁的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匠心坚守。未来,马耀锋将继续以“千锤百炼”的钻劲攻关技术,以“薪火相传”的担当培育人才,让中国高铁这张“国家名片”在世界舞台上更闪亮!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庆志 王磊 通讯员 黎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