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评论 | “小学教材逼疯家长”,是时候给家长减负了!

长江云新闻  2025-04-28 19:33:45
分享到:

家长不是“作业质检员”,用旧的知识储备强行辅导,既违背教育规律,也模糊了家校共育的边界。

“万的第二笔不是撇吗?”

“司马光砸的是瓮不是缸?”

“嗯的拼音竟然不是en而是ng?”

“数学题20-x=9,原本两步就能得出答案,现在需要五、六步?”

△ 社交平台上,部分教材修改内容引发网友讨论

最近,一篇《逼疯家长的小学教材,北大的看了都绝望》的网帖在社交平台上流传,引发网友共鸣。随着“80后”“90后”的孩子开始上学,不少家长发现当年无数次罚抄才记住的“正确答案”,如今都成了孩子作业本上的“典型错误”。

不少家长怀疑,难道自己“上了个假学”?在抖音平台上,#辅导作业被逼疯的家长#相关话题狂揽近200亿的播放量,59万人参与讨论。

不仅教材内容改了,还变难了。根据此前报道,有家长表示新改版的三年级英语教材太难,里面的“吴彬彬同学,让全国80%的学生和家长都陷入疯狂”;小学数学的“凑十法、破十法、平十法、借十法”简直懵了,加减法为何如此复杂。

△ 网络上关于数学“凑十法、破十法、平十法、借十法”的攻略教学

其实细想一下,教材总是在变的,哪怕资深教师每年也得更新教案,家长又怎能指望用20年前的“知识储备”跑赢新时代的教育内容?

△ 新版中小学英语教材课文新增了北京四合院、风筝、端午节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引导学生在掌握语言规律的同时,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与跨文化交流能力。

这个问题根源在于家长可以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但批改、点评作业,老师才是主角,不能本末倒置。此前,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曾在发布会上表示,对于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问题,教育部的态度是一贯的、坚决的。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特别是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等明令禁止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多地也曾发布相关文件,不得要求家长纠正孩子作业错误。

所谓家校共育,是充分发挥好家庭、学校的作用,形成合力,携手把孩子培育好。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家长要关注的是生活教育、生命教育与生存教育,比如营造专注的学习环境,聚焦学习习惯的培养,提供多样化的课外学习资源,拓宽孩子的知识面,而不是当“作业质检员”。

有的家长过度焦虑,非要亲自上阵去检查和辅导作业;有的学校无视禁令,仍将批改作业甩给家长,这与教育规律背道而驰,更模糊了家校共育的边界。想让家长不再苦于辅导作业,学校、家长需要对各自的职责达成清晰的共识,一方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一方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既不缺位,也不错位越位。

(来源:长江云新闻 评论:黄乐毅)


责任编辑 张智美子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