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髓救人前亲人突然离世,他的决定让人感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那些打不倒你的,只会使你变得更强大。你一定会好起来的!”4月28日,90后志愿者关彬(化名)在武汉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一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点燃生命之光。
2012年,关彬在一次献血活动中加入了中华骨髓库。由于非血缘关系之间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概率很低,一直没接到配型成功通知的关彬渐渐忘记了这件事。直到2023年5月,当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通过电子邮件联系到他,征询他的捐献意愿时,关彬这才想起来自己曾经入过库。他没有过多纠结,马上回复愿意捐献。
当妻子和母亲知道关彬将要捐献造血干细胞,都有些担心捐献会影响他的身体健康。关彬在网上搜集了相关资料,也咨询了身边的医生朋友,努力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他说:“我4岁的时候,父亲就走了。正因为我自己淋过雨,所以我想给别人撑把伞。患者可能是某个家庭的顶梁柱,也可能是一个小朋友,挽救患者的生命就是挽救他整个家庭,我一定会尽我所能帮助他。”最终,妻子和母亲都理解并支持关彬的决定。
无奈好事多磨,由于患者病情反复,捐献计划一度被中止。2025年2月,患者病情终于稳定下来,将于4月底进行移植手术。与此同时,关彬也迎来了另一件喜事——他的孩子出生了。关彬回忆道:“从我老婆进产房到宝宝发出第一声哭声,我一直陪在她们母子身边,我觉得生命真是一个奇迹。”儿子的出生让关彬对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他的捐献意愿更加坚定。
4月23日,关彬准备办理入院手续时突然传来噩耗,妻子的外婆去世了。他第一时间联系当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商量能否推迟两三天捐献。但患者已经进入移植仓进行术前准备,因此捐献时间不能变动。无奈之下,关彬只回老家待了半天,便匆匆赶往武汉,留下妻子帮忙操持老人的后事。他说:“没办法,救人要紧。我老婆非常理解,没有说过任何责怪的话。”
4月23日晚上11点,关彬从老家出发,乘坐火车回到武汉。24日半夜两点半,关彬赶到定点采集医院办理入院手续。24日上午9点,关彬注射第一针动员剂,以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大量生长。这些天,关彬每天和妻子打两次视频电话,报备自己的身体情况,“她现在很辛苦,不能让她再因为我的事情而担心。”
4月28日,关彬顺利捐献了280毫升造血干细胞。他表示,等儿子长大以后,会和儿子分享这次捐献的经历,“希望他将来做一个有爱心、负责任的男子汉,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记者:卢叶 通讯员:章晟、邸冀东 责任编辑:卢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