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我们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

湖北日报  2025-04-27 18:19:34
分享到:

九峰山论坛暨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博览会上,万人齐聚、一票难求的场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有企业这样评价: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九峰山实验室的产业号召力不断提升,已成为化合物半导体行业的“群主”。

这个形象的说法,代表了企业对一家实验室、一个平台聚合功能的肯定,反映了一个广植人心的理念:保护主义没有出路,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

“群”这个词汇,有团结一致的寓意,有多样性和包容性的意蕴。

通过九峰山论坛如涟漪般荡开的“群”效应,一个历史巨笔早已写下的结论再次被证明:小船孤篷经不起惊涛骇浪,同舟共济方能行稳致远。

(一)

“群”是人类付出艰辛、得来不易的产物。

九峰山实验室,这个全球半导体企业不用背负心理包袱,可以放心加入、深度接洽的“群”,建基于推动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强大信心、海内外伙伴共寻机遇的坚定决心、攻坚世界级创新成果和技术解决方案的不懈努力。

历史上,那些跨越高山深壑、穿过海洋沙漠握在一起的手,总是为人类政治、社会、生活书写值得咀嚼的故事。

作为国际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各类国际组织、合作机制就是一个个“群”。在时代的复杂性和局限性中,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开创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先河,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等也曾激荡风云。

20世纪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最具杀伤力的核武器也诞生在这个一百年里。历史的书页里,记载有袒臂挥拳、杀伐为道的阴暗,也实录了求同存异、众擎易举的光明。典型如二战之后,联合国对世界秩序的维持,对国际治理体系的重构。

放宽视野,今天我们目力所及的“群”,从普遍性到专门性,从全球性到区域性,从政府间到非政府间,几乎覆盖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从促进要素流动、经济增长的“发展群”,到增进文明互鉴、推进合作交流的“文化群”,从共筑安全堤坝、倡导世界和平的“友谊群”,到推进全球减碳、保护地球环境的“生态群”,其类型之多样、领域之广泛前所未有。

“群”呈现联接的状态,携手的姿态。它们在人类大家庭成员磕磕碰碰中诞生,在“锅”和“勺子”的碰撞中成长,在应对难题中积淀规则、经验;它们走过弯路,留下过教训,更穿越阴霾、消弭冲突,在支离破碎中缝缝补补,在大浪淘沙中展现各具特点的益世功能。

(二)

违背人类公义贸然“退群”,是一种反历史潮流的退化行为。

眼下,我们仍然面对着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制造巨大混乱和不确定性的关税霸凌。

关税霸凌这种与世界作对的行为,本质上就是一种“退群”,退出人类互利共赢的阳光之“群”、正义之“群”、进步之“群”。

回顾历史,美国政府多次试图通过加征关税来摆脱经济困境,不仅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反而加剧自身危机,冲击世界经济,损人害己。

19世纪末,一部《丁利关税法》将美国进口关税平均税率提升至52%,结果是美国进口商品价格大涨,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

上世纪30年代,《斯穆特—霍利关税法》重拾施压胁迫工具,对2万多种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数年间,美欧贸易量锐减,全球贸易遭受重创,美国经济非但没有好转,反而陷入大萧条。

针对当前美国挑起的关税霸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伊恩·贝格表示,“这是一种倒退式的政策取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爆表”,世界经济面临显著挑战。

美国国内呢?4月以来,起诉美国政府滥用关税政策的行动,已经在小企业、美国人口和经济规模第一大州加利福尼亚州、12个州组成的联盟等多元主体中展开。

一根钢筋是一种力量,成千上万双筷子牢牢地抱在一起也是一种力量。

再强大的力量,如果一意孤行、倒行逆施,在时代潮流、世道人心面前也会变弱,因为它形单影只;再弱小的力量,如果依势而行,在团结协作、互利共赢中也能变强,因为许多的同路人和它站在一起。

参考罗伯特·赖特在《非零和博弈:人类命运的逻辑》中的说法,贸易对于国家之间的博弈,更多是非零和的。包括关税霸凌在内的各种“退群”之所以是一种退化行为,就在于它拒绝承认人类文明能够穿越风雨、不断前进的大真相:这个世界固然存在着竞争,但不是你死我活的较量,而是基于不断的分工合作彼此发展壮大。

(三)

长远看,团结合作的“群”所代表的人类文明,不可能因为一时的阻碍而停止向前发展。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各国的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密地联系起来,致使每一个国家的人民都受着另一个国家事变的影响。

100多年后,美国经济学家伦纳德·里德在那篇有名的《铅笔的故事》里作出的设想,仿佛是对恩格斯的呼应。一支小小的铅笔,从伐木工、矿工、化工师到运输工,有全球五大洲的劳动者参与其中。他们说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信仰,却通过市场这个无形的纽带,完成了精密的协作。

再看看当前这些方兴未艾的奔赴和合作吧!今年的九峰山论坛暨全球化合物半导体博览会,吸引了海内外570多家企业参会。今年的“广交会”首日,苏州一家机器人企业就签下了20多个订单,其中包括两个美国订单。今年的上海车展上,美国盖瑞特公司与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宣布,将联合开发先进电驱桥系统量产项目。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越南的咖啡、马来西亚的榴莲、柬埔寨的大米……各国优势产品火热抢滩,参展商感叹“从果园到餐桌,处处都有市场机会”。

这背后的道理再明显不过。一如当初美国虽然是最大工业国,但不是全球唯一工业国一样,如今美国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但不是唯一消费市场。“最大”和“非唯一”中间,存在着巨大合作空间,这使得阻挡全球范围内的要素流通、产业流动、货物流畅,如螳臂当车一般荒谬可笑。

企业来到九峰山论坛,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寻求合作,是因为他们看得透彻,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谁拒绝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

(四)

“群”不是搞小圈子,不是拉帮结派,而是一个公平开放的平台、舞台。

这样的“群”,在政治上就是平等相待、公道正义。无论大小、强弱、贫富,不论资源富集国还是资源贫瘠国,大家有商有量,不提强人所难的要求,多找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共同点、交汇点,你来我往、有来有往。

这样的“群”,在经济上就是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以义利兼顾为基础,追求义利兼得,以义利平衡为条件,推动义利共赢,不搞一锤子买卖,不搞尔虞我诈,不搞逼迫式交易,丁是丁、卯是卯,大大方方、正大光明谋合作。

这样的“群”,在文明上就是交流互鉴、包容不同。中国人喜欢茶,比利时人喜爱啤酒,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这就是和而不同。建“群”不是要消除差异,入“群”不是要抹平一切,合“群”不是要抛弃自我,而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千年前的丝路,张骞策马、郑和远航,把“群”的开放和包容写在了历史的深处。根植于历史,面向未来,一个个国家、民族把渴望发展、分享发展、共同发展的远大心志,同心筑梦、共同追梦、携手圆梦的笃定意愿大写在“一带一路”、镌刻在五洲四海,这般真挚热切、绵延久远。

中国老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津巴布韦谚语说,“一根柴火煮不熟萨杂”;越南俗语说,“独木难成林,三树聚成山”。谚语被称为人民的词典。从这些饱含古老智慧的话语中,我们真切地看到,不同文明所凝结的共同认知,如此朴实,如此辽阔。

习近平主席曾以船为喻,高屋建瓴:“各国不是乘坐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

纵使阴云密布、风雨交加,无数的人还是登上了这艘大船,他们伸出二维码,加起好友,阅读着彼此的朋友圈,然后一起划桨,驶向无边的远方。

责任编辑 王佳薇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