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一季度文旅产业实现开门红 五一假期有望迎来客流量新高
今天(4月27日),荆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提升干部素质 聚力攻坚突破 加快建成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聚焦“荆门市2025年文旅产业发展攻坚突破”,重点向广大群众介绍荆门市建设全国知名运动休闲旅游城市,推动荆门文旅产业整体提升的具体举措和相关情况。
今年一季度,荆门全市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
长江云新闻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荆门市今年一季度正推进产品供给提升、市场主体提能、文旅消费提振、旅游环境提质“四大行动”,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季度,全市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同比增长25%;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企业营收现价增速48%,高于全省24个百分点;新增文旅市场主体数量完成年度目标的32.5%,13个重点文旅项目整体进度29.7%,均超目标进度,全市文旅产业发展实现开门红。
好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荆门市文旅部门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的针对性工作。
以顶层设计破题谋篇,大抓文旅凝心聚力。研究制定全市文旅产业发展攻坚突破调度机制和工作任务清单。7个县市区、14家市直部门同步完成任务清单月度分解并有序推进。出台了《荆门市文旅产业发展攻坚突破工作实绩竞赛活动方案》,将19家市直单位纳入参赛对象,凝聚了大抓文旅的强大合力,营造抓大文旅的浓厚氛围。
以产品焕新激活引擎,发展动能更加强劲。聚焦“一县一品”运动休闲旅游品牌,每个县市区锁定1-2个主导产品,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扎实开展景区品质提升“百日攻坚”行动。
以宣传引流聚势赋能,文旅市场活力迸发。政策撬动有力有效,主动融入、精准导入“神武峡”线路客群,不断拓展四川、江苏、湖南、重庆等地客源市场;组织50多家境外旅行商来荆踩线推介,开辟海外市场。
以厚道服务暖心护航,游客体验不断提升。配套服务设施提档升级,“一部手机游荆门”智慧文旅服务平台上线运营。樱花部落、极客公园、黄仙洞等重点景区,配套完善赏花打卡点、停车场、旅游厕所等设施60余处,新建、改建民宿11家、农庄53家。“厚道荆门”服务品牌不断擦亮,出台“厚道荆门”旅游服务指引,采取“1+7+N”模式,围绕导游讲解服务、乡村旅游质量提升、民宿规范化管理、游客接待等,分级分类举办培训班14期,覆盖相关从业人员1890余名,促进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五一假期 荆门发布“一揽子”措施
据悉,今年的五一小长假是荆门高铁开通后的首个小长假,也是荆门传统的旅游旺季。为此,荆门市分别从运动休闲、文化体验、旅游观光、赛事活动等多个维度,以升级旅游场景、提升旅游体验、展现厚道荆门人文精神为目标,努力为游客和市民朋友们打造丰富多彩的假日体验。
增加供给,推出多业态文旅新场景。自4月底起,荆门市以“激情五月‘荆’彩同行”为主题,陆续推出130余项文旅体活动和文旅新场景。包括第六届全国肢残人轮椅马拉松、ITF国际网球大师赛、湖北省汽车场地越野赛、荆门市第四届滑翔伞比赛等20余项大型赛事,又有华中第一锅天元鼎越野挑战、彭墩乡村世界草坪音乐节、圣境山空中婚礼、岳飞城龙虾博览会、绿林景区山野狂欢等100余项特色活动。还推出了9条精品线路、3条自驾游线路、20多条旅行社线路,供游客选择。
强化服务,打造荆门文旅全新体验。全新上线“游荆门”智慧文旅小程序,游客可一站式提前获取荆门文旅的热门活动、旅游攻略、门票和酒店预订、美食推荐、交通指引等资讯和服务,能更方便更科学地规划荆门游玩行程。荆门市将组织全市重点景区景点、旅行社、餐饮酒店、公共场所等开展动员培训,做到服务场所设施完备、干净整洁,从业人员热情周到、服务规范。“五一”假日期间,中心城区机关企(国有)事业单位百余个停车场假日期间免费开放,提供停车位近1.8万个,及时发布电子停车地图,确保停车便民,中心城区景区景点旅游公交车免费乘坐,不断提升游客和市民朋友体验感和获得感。荆门市公安交警部门对“五一”期间外地来荆小车违反禁令标志、未按导向车道行驶等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免予处罚。组建文旅志愿服务队,在车站、景区、文旅场馆等设置9个“暖心驿站”,开展旅游志愿服务,免费发放由爱心企业金龙泉集团提供的10万瓶纯净水。
严格监管,保障游客消费者权益。加强市场监管,组建联合工作队加强食品卫生、交通车辆、密集场所、景区秩序、突发事件等领域的防范和督导。同时,开展联合执法和市场巡查,坚决打击价格欺诈、强买强卖、丢客甩客、以次充好等损害游客权益、破坏荆门城市形象的行为。强化安全管理,全市各相关部门采取“分片包干、下沉到底”的方式逐一开展安全检查,特别是防火灾、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防极端天气、防游客滞留等,做到假日期间旅游市场平稳有序。畅通旅游投诉,公布旅游投诉电话0724-2397686,24小时受理游客投诉,快速受理快速处理。开展全域旅游调度。启用全新的智慧文旅综合调度平台,24小时轮班值守,实时掌握全市文旅行业状态,做到动态响应、瞬时分析、实时调度。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成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