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赋能 乘数而上 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湖北分赛正式启动
4月26日上午,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湖北分赛启动仪式在湖北广电传媒大厦举行。湖北分赛由国家数据局、湖北省人民政府指导,湖北省数据局、省科技厅、省经信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厅等15个部门共同主办。现场,来自武汉、黄石、十堰、襄阳、荆州、恩施州等市州数据主管部门负责同志,以及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的高校代表、湖北数据集团、中国移动湖北分公司、中国联通湖北省分公司、中国电信湖北分公司、信通(武汉)科技创新中心、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等企事业单位的代表齐聚现场,共同见证大赛启动。
湖北数据工作成绩单发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正与其他要素深度融合,释放出千姿百态的乘数效应,赋能千行百业。
湖北省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艾青松致辞
启动仪式上,湖北省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艾青松在致辞中提到,湖北正加快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湖北省数据条例(草案)》已通过人大一审,制定《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办法》《数据产权登记管理办法》《数据流通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建立完善数据资源分类分级标准规范,初步形成“1+4”基础制度架构;着力优化数据资源供给:汇聚数据415.91亿条,开放数据集19859个。发布首批10个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并建立常态发布机制,五月份即将发布第二批高质量数据集。通过汇聚交通、自然资源等不同领域的公共数据,加大政务数据共享力度,打破“数据孤岛”,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也助力企业提升生产经营效率;深入推进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上线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并于国家平台互联互通,开展公共数据资源登记。落实大财政体系建设部署,统筹推进数据资源盘点盘活,推动41家企业完成44笔数据资产入表,融资2.33亿元。聚焦17个领域推动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开发利用,探索推动公共数据“统一授权+特许开发”;完善数据流通交易服务体系:组建中部数据流通服务中心,建成省数据流通综合服务平台和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入驻数商近1000家,上架数据产品及服务624个,累计交易金额2.05亿元。
艾青松表示,希望继续发挥大赛“树旗、导航、定标、催化”作用,更加突出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政策导向,创新推动数据“聚、通、用、管”,真正让数据“聚起来、动起来、用起来、活起来”,全方位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2大赛道+5地联动,获奖项目可直通全国总决赛
今年的大赛赛程如何、有哪些亮点?湖北省数据局政策和规划处副处长赵一鸣介绍,相较去年,今年的湖北分赛在赛道设置上有所扩充,实现“10+1+1”赛道设置模式,即商贸流通、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医疗健康、绿色低碳、城市治理、文化旅游、交通运输、智能制造、乡村振兴等10大赛道。同时,为鼓励培育数据开发利用新模式新业态,设置开放性创新赛道,支持前沿创新探索。湖北分赛还结合今年重点工作,设置了“数字国企赛道”这一地方特色赛道,面向全省国有企业开展数据要素的开发利用典型案例评选,旨在推进国有企业数据效能提升,强化数据赋能现代企业治理和数字化转型。
湖北省数据局政策和规划处副处长赵一鸣
此外,在比赛地点方面,除武汉外,还新增了襄阳、黄石、十堰、荆州、恩施州5个地市为分赛区,将进一步激发各地市州优秀队伍的参赛热情。
在参赛主体和参赛项目方面,赵一鸣表示,湖北分赛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用主体机构等各方主体单独或合作参与大赛,地方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在公平公正前提下可参加应急管理、城市治理等赛道。“期待参赛队伍能带来更多开放创新的项目,兼顾原创性、适用性、可行性,在注重数据治理的规范性的前提下,结合湖北特色产业,聚焦行业发展痛点、难点,以实际的应用场景为依托,突出数据要素价值,实现‘供数-用数-收益’的闭环。”
承办赛道市州数据主管部门和省局领导共同启动大赛
据了解,湖北分赛的报名通道即将于5月初正式上线。经过线上初赛评审,最终将于8月上旬进行线下决赛。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湖北分赛12个赛道各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和特色单项奖,以奖杯、证书等形式进行发放。对于获奖团队,将提供推荐全国总决赛、开展投资对接、应用场景供需对接、帮助优秀项目落地湖北数据产业园区、支持获胜团队形成地方标准、宣传推广、纳入项目和试点示范储备库等赛事权益。
专家论坛:激活数据要素市场 打造“资源-资产-资金”全闭环
释放数据要素乘数效应,离不开典型场景、优质数据、创新资源等的协同发力。活动现场,主题为“数据流通与应用”的专家论坛同步举行。武汉兴图新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人工智能研究院云视平台部部长向东分享了公司在视频AI领域的深耕与成绩。他介绍,兴图新科定位于“视频人工智能”,历经20余年发展,基于视频高压缩、复杂网络自适应、超低延时编解码、人工智能、数字视网膜5大核心技术打造了视频智算产品,涵盖传输、存储、算力、个人、行业解决方案5大序列,构建了从底层基础设施到上层应用服务的全栈式产品矩阵。
武汉兴图新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人工智能研究院云视平台部部长向东
产品可在人眼视觉感知无损、机器视觉评价无损、人工智能分析无损这“三大无损”的前提下,将视频文件进行4-10倍高效压缩,从而帮助各行业客户在管理海量视频数据要素时,实现视频数据的更低带宽传输、更大容量汇聚、更长时间存储、更广范围使用以及更高效率智算。向东表示,兴图新科作为“视频数据要素全流程推动者”致力于将视频AI技术转化为数字经济的基础生产力,助力推动各行各业的高质量发展。
武汉家家养的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博文(右一)
武汉家家养的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博文则分享了公司数据资产入表的工作。该公司是武汉江夏本土的乳制品消费新零售企业,去年,公司的“智能零售生态数据”产品完成“产权登记+入表+本地上架”。该数据产品整合了来自线上电商平台、新媒体销售数据,以及线下门店和无人货柜的销售数据,同时纳入了仓储与配送业务数据,构建了一个全面、立体的全渠道智能零售生态数据应用体系。它可以显著提升生态链各方的决策效率和运营流程,增强了整个产业链的服务水平与竞争力。今年,公司又以该数据产品为质押获得武汉农商行江夏支行300万授信,打通“资源-资产-资金”闭环,实现了数据价值化的完整闭环。
湖北数据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阳(左二)
如何实现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在湖北数据流通中承担关键角色的湖北数据集团则从自身使命与能力与在座嘉宾分享了观点。湖北数据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阳介绍,在省数据局的指导下,数据集团积极推进数据流通交易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搭建了“湖北省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中部数据流通利用综合服务平台”两大核心引擎,为市场全方位、多层次的数据流通交易提供支撑。目前,平台入驻数商近1000家,上架数据产品及服务624个,累计交易金额2.05亿元。余阳表示,将密切关注大赛,引导优质项目上架,并积极组织产融对接活动,持续开展场景对接和供需撮合,宣传推广大赛优秀项目,做好项目的投资对接、成果转化,从而促进数据要素的流通和交易。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数字商务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吴江(左一)
要想激活湖北省数据要素市场,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可以从哪些方面发力?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数字商务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吴江认为,数据要素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独特的乘数效应(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将数据要素与传统生产要素深度融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例如,金融业可以通过金融科技,实现数据与资本的深度融合,优化风控和信贷决策;也可以利用数据可复制、非排他的特性,实现多主体、多场景的循环利用。例如政务数据共享可实现“一处填表,处处可用”,让数据多跑路,让人少跑路;通过跨行业、跨领域的数据交互,可以挖掘新价值,催生新业态。例如制造业可以通过供应链数据的可信交互与有效协同,推动上下游企业的研发创新。
吴江认为,激活数据要素市场,不仅要进一步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更应强化数据资源供给与流通,打破数据壁垒:例如,推动行业头部企业整合数据资源,湖北可从光电子、汽车制造等优势主导产业试点来完善交易生态。此外,还应进一步培育数据商、第三方服务机构,提升数据服务质量。吴江相信,本届“数据要素×”大赛湖北分赛聚焦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绿色低碳等核心赛道,通过行业需求牵引数据应用,以赛促用,探索跨主体、跨行业、跨领域数据协同、复用、融合新路径,必将为我省的数据流通利用建设添砖加瓦。
案例分享:华纺链:一链串起“产地一根纱”与“手中一件衣”
活动现场,湖北华纺供应链有限公司总经理白睿为大家带来主题为《数据驱动,织就未来:纺织服装供应链平台数智化跃迁与实践》的案例分享。作为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湖北分赛商贸流通领域一等奖获得者,华纺链以“平台+供应链服务”作为切入,围绕“原料+面料+辅料+成衣”等业务场景,通过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纺织服装产业上下游企业提供在线撮合、智能交易、数字工厂、供应链融资、政策服务、质检服务、电商供应链服务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帮助企业有效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实现业务增长。
湖北华纺供应链有限公司总经理白睿
数据赋能全链条,华纺链坚信获取有效信息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而信息背后则是精准数据的支撑。基于此,华纺链着力构建数字化服务网络,将平台产生的私域数据结合海量的外部数据,进行数据颗粒度细化、分层清洗,通过“数据化-数字化-标准化-产品化-工具化”的实施路径,帮助纺织服装企业在研发、生产、品牌、销售等环节链通数据、做到价值赋能。
数据穿透,价值释放,目前平台结合纺织服装实际业务场景自研的WMS系统和数字化电子仓单已经实现与银行系统直连,实现货物流转链路清晰可视化,大大释放客户仓单价值,提升中小企业资产流动性。数据融合,供需精准匹配,130+客户画像维度,数据清洗分层,精准匹配产业链上下游客户需求,为客户直降采购成本5%以上,整体业务协同效率提升40%以上。目前,华纺链已在全国布局仓储设施和服务网点35个,平台累计交易额突破10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