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西塞山区:构建“1+3+N”特色产业体系 建设现代化特钢之城
4月25日,长江云新闻记者从黄石市新闻发布到基层——西塞山区“强化政策赋能 产业提质向新”新闻发布会了解到,黄石西塞山区已汇集特钢产业链企业1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46家,2024年特钢产业实现产值346亿元,建设现代化特钢之城取得显著成效。
作为全国第二大特钢产业集聚区,先后获批国家火炬特钢特色产业基地、省级承接特钢新材料产业转移示范区、省级特钢精深加工创新产业集群,黄石西塞山区锚定建设现代化特钢之城目标,持续强化政策赋能,推动产业迈向高端化、终端化、智能化。
打造千亿级特钢产业生态
黄石西塞山区以特钢为龙头,电子信息、医药化工、临港总部为重点,总部经济、块状经济等产业为支撑的“1+3+N”特色产业体系底盘不断夯实。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大冶特钢的带动作用,全力推进风电、轴承、钢管下游应用、智能制造等产业加速聚集,推动特钢产业由延伸加工向终端制造不断迈进。着力构建特钢完整产业生态,建成特钢交易中心、特钢学校等一批配套项目,签约落户逸阳制管、红睿马、恒通石油等40多个特钢产业链项目,目前人才技术、配套加工、下游延伸、原材料供应、研发创新“五位一体”基础供应链体系基本形成。
产业竞争力更加强劲。聚焦大冶特钢产业链供应链,持续实施产业品牌优化工程,先后引进50多家上下游企业,建强“棒”“管”“锻”三大生产基地,形成轴承钢、汽车用钢、能源用钢、航天用钢、机械用钢、工模具用钢六大特钢品牌。
坚持项目为王不断突破
西塞山区推进全方位招商,在全国各地开展招商,拜访特钢细分领域头部企业60余家。2024年新签约、新注册、新开工入库亿元以上项目分别为69个、53个、20个,其中新签约特钢产业链项目37个。坚持全链条项目攻坚行动,2024年,入库项目65个,入库规模91.52亿元,入库完成率排名全市第一。建能机械等12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迪赛新材、腾冶、新嘉泰等11个项目开工建设。
做优全流程服务。坚持招商项目入园评审、事前会商和周例会机制,结合“双千”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重点项目落地难题。2024年解决企业水电气、招工等急难愁盼问题16个,办理开工项目报建手续10个,竣工项目验收10个,办理投产项目不动产证8个。
(长江云新闻记者 邓思弦 通讯员 刘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