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直通鄂州 | 鄂州的春天之美

长江云新闻  2025-04-25 18:30:05
分享到:

鄂州的春天之美

都说人间最美四月天,四月的鄂州,春意融融,春水涟涟。

晨光撕开梁子湖的雾

翅膀写满春信 掠过湖面

风把春天吹进了镜头里

螺旋桨搅动湖面

风揪着衣领欢唱

把心跳吹成了鼓点

春天在这里 怦然作响

你看 连风都在奔跑

跑鞋叩击环湖绿道

跃动的身影像跳动的音符

当马拉松遇见春日序曲

鄂州的春天在这里发芽

沙砾被车轮碎成星子

马鬃割开风的形状

去长江边撒野吧

温柔水乡的骨子里

还住着策马天涯的江湖气

油菜花是春天虔诚的铺陈

也是给大地最浪漫的情书

金色漫过山丘时

手边的春日大片不就来了

在山腰的咖啡馆

抿一口岳石洪特调

采下今年的第一片茶树嫩芽

和自然同频呼吸

这是春天的闲适

鄂州的春天不是风景

是动词 是奔跑 是翻涌 是撒野 是生命力

“明天记得来鄂州找春天哦”

新时代好少年 | 陈柏羽:薪火传承 努力奔跑

眼下,湖北省正在开展2025年“新时代好少年”宣传学习活动。在鄂州市东方小学,有这样一位四年级学生,他是银幕上熠熠生辉的小童星,是生活中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他用行动证明:红色基因的传承不在远方,而在少年每一次的举手投足之间;家国情怀的践行不限于口号,而在于脚踏实地地成长。

他叫陈柏羽,是湖北省鄂州市东方红小学四年级学生。他热爱表演,在表演中,他总能找到尽情绽放的自己。他展现了一个新时代好少年“自信平视这个世界”的样子。

2022年,陈柏羽参演尔冬升导演的《海的镜头是草原》。这部电影讲述了民族团结的壮阔史诗,这也是陈柏羽第一次“穿越”到历史现场,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

湖北省鄂州市东方红小学四年级学生 陈柏羽:导演说,这些角色都是历史的缩影。我想让更多人记住,今天的幸福,是无数先辈用热血和信念所换来的。

湖北省鄂州市东方红小学四年级学生 陈柏羽:这尊雕像背后,是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永恒密码,1927年深秋的鄂城深夜,三千将士脚踩草鞋悄然入城……

戏里,他是演绎者;戏外,他是传承者。从片场到纪念馆,陈柏羽用少年的音色,讲述红色故事,播撒红色火种。百年那一头的青春与奉献,在他的讲述下,与当下连接。

湖北省鄂州市东方红小学四年级学生 陈柏羽:我觉得红色基因不是课本里的故事,而是我们脚下的路。我会一直演下去、讲下去,一直延续下去,让更多人和我一起,做红色基因的“小火种”。

湖北省鄂州市东方红小学校长 夏芸:红色教育并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让孩子成为讲述者。陈柏羽的责任感和感染力,让他成为同龄人中的“精神火种”

红色血脉的赓续,不只停留在电影和书本里,更融入了陈柏羽的成长,他用行动证明:少年的样子,就是中国未来的样子。

陈柏羽妈妈 薛立华:他比我自律些,其实我作为家长来说,希望孩子的童年以快乐为主,但是我每次跟他开玩笑,我说这么多兴趣班我们可以少上几个,但是他说不,他说他想学更多的本领。

湖北省鄂州市东方红小学四年级学生 王艾伊:如果有不会的问题我就会请教他,他会耐心地教我,督促我回去好好复习复习。

湖北省鄂州市东方红小学四年级学生 黄子鑫:会一起相约出去玩,他是一个非常开朗活泼的人,当我有什么伤心事,他会安慰我并鼓励我,让我走出这件事情。

星光不负赶路人。品学兼优、自信阳光的陈柏羽先后被评为鄂州市第六届新时代好少年、湖北省新时代好少年、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共赢未来”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活动中,被授予“优秀小使者”。好少年之“好”,是嘉奖,更是对他取得更大进步的鞭策。

像陈柏羽一样,无数“好少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努力奔跑着。他们薪火传承、弦歌不断,他们奔向星辰、奔向大海,他们是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的底气和希望。中国少年,一往无前!

“撂荒地”变“打卡地” 小熊农场的春日出圈秘籍

在鄂州的众多美景中,有一处出圈的田园风景,每逢周末,亲子游客穿梭其间,在鸟鸣花香中体验田园慢生活。从“撂荒地”变身“打卡地”,小熊家庭农场用七年时间将一片荒芜之地打造成田园新地标。

春日的清晨,鄂州市梁子湖区沼山镇新桥村勃勃生机。伴随着牛羊鸭的欢叫声,小熊家庭农场内的欢笑声此起彼伏,在烧烤、露营、采摘等体验项目中,大家充分感受到田园生活的快乐。

鄂州市民 马新玉:开车只要十几分钟的地方,有这么一个世外桃源的家庭农庄,风景美,环境也好。

武汉市民 范先生:搞个烧烤,搞个东西喝,感觉像个大家庭,经常跟朋友聚一下,很惬意,很放松。

七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坡。碎石裸露,杂草丛生,连生命力顽强的野蒿都稀疏零落。从北京医药健康行业退休回乡的熊先胜,投入上千万在这片撂荒地上尝试种果树,被村民笑称为“钱多得没处花的傻老板”,但熊先胜心里有本明白账。

鄂州市梁子湖区小熊家庭农场负责人 熊先胜:我妹妹妹夫替我担心死了,老百姓们说我有钱烧不过,我想把家乡的面貌改变好,做不了大的做小的,用个人力量逐步实施,这里劣势是山地高、成本高,但是种出来的水果品质好多了。

锚定特色水果种植方向,熊先胜请来中科院专家,用有机肥改良土壤,让土地重焕生机;架设智能滴灌系统,让每滴水精准滋养作物;安装太阳能灭虫灯,以绿色方式守护果林。

鄂州市土壤肥料工作站正高级农艺师 吴庆丰:农场的基础地理条件刚开始比较差,土壤瘠薄,农业部门和农场共同改良土壤 增施有机肥,把过去的生土改良成熟土,增加土层厚度,保证后期种植的果树能够保证营养需求。

在示范效应下,村民踊跃流转土地入社,周边村庄也纷纷前来学习经验。园区还搭建起助残助农平台,累计带动千余残疾人、脱贫户就业增收。

“叶子抵住的也要搞掉是吧?”

“对,树叶摘掉,这个果面花了,疏果是为了把果子的品质搞高点。”

鄂州市梁子湖区沼山镇新桥村熊思钦湾种植户 李向军:我以前就是务农的,来到农场学了很多栽培技术、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修枝剪枝。

鄂州市梁子湖区沼山镇杨井村党支部书记 张文江:我们杨井村很多村民有种植特色水果这种想法和意愿,经常和小熊家庭农场进行这方面的对接,合作成功之后,通过连片的(种植)打造我们全镇的水果小镇。

截至2025年1月,鄂州市已有近600家家庭农场,带动1.2万户农户增收。小熊家庭农场作为新标杆,不仅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更释放出乡村振兴的“乘数效应”。在政策支持与创新实践的双重驱动下,越来越多的乡村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长江云新闻记者  冉涛 全晟 刘璐 刘宁 林中杰

实习生 涂诚智

责任编辑 刘沛然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