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咸宁通山:四月茶香漫 万亩白茶唱振兴

云上通山  2025-04-25 14:46:42
分享到:

春染茶山,绿意生金。四月的通山,青山叠翠,茶香氤氲。随着气温回暖,湖北咸宁通山县各白茶基地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采摘季。

茶农们穿梭于层层茶垄间,指尖轻点嫩芽,一筐筐鲜叶满载丰收的喜悦;茶企车间内,机器轰鸣,茶香弥漫,订单如潮。这片鄂南热土,正以白茶为笔,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的锦绣画卷。

茶园采摘忙,产业兴旺惠民生

在通山县杨芳林乡郭家岭村的“世纪白茶园”,千亩茶园经过春雨洗礼愈发青翠欲滴。清晨薄雾未散,十余名茶农已挎着竹篓,熟练地采摘今年的头茬春茶。茶园负责人丁海锦介绍,受气候影响,今年茶叶品质更优,市场需求旺盛,“每天茶还未炒制完成,订单就已排满,冷库都无需启用”。为赶制茶叶,加工车间内灯火通明,炒茶机昼夜运转,茶香沁人心脾。

这片由湖北钱锦世纪茶业有限公司打造的千亩茶园,不仅成为当地白茶产业的标杆,更成为村民增收的“绿色银行”。采茶农户每天可收入200余元,旺季月收入达3000元以上,茶园全年务工支出超80万元,带动周边300余名村民灵活就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通山白茶实现了从“绿叶”到“金叶”的蜕变。

科技助转型,直播赋能品牌升级

为扩大通山白茶影响力,3月28日,通山县委宣传部联合融媒体中心推出“白茶咏春 品味通山”直播活动。镜头中,万亩白茶园银芽舒展,采茶人素手撷茶,主播与茶艺师现场演绎白茶冲泡技艺,带领网友“云品”明前茶的甘润悠长。直播还深入茶园车间,展示现代化制茶工艺,累计吸引82.6万观众在线观看。

品牌建设是通山白茶突围的关键。以“喆白白茶”“世纪白茶”为代表的本土品牌,依托上海运营中心的技术与市场资源,推动产品走向全国。同时,通山通过“茶旅融合”战略,将茶园打造成生态观光园,吸引游客体验采茶、制茶、品茶全流程,延长产业链条。

政策强支撑,绿色产业富山乡

通山县将白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通过“资金扶持+科技支撑+品牌培育”组合拳,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杨芳林乡计划将千亩茶园升级为有机茶生产基地,并配套建设旅游设施,打造“茶旅康养”综合体;燕厦乡则依托白茶节IP,深化“滨湖康养小镇”定位,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

此外,油茶产业作为通山另一张“绿色名片”,与白茶形成互补。全县26.5万亩油茶林年产值达15亿元,“九宫山茶油”等区域品牌,带动1.9万农户增收。多元产业布局,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茶香致远,振兴可期。从千亩茶园到万家茶盏,从传统农耕到现代文旅,通山白茶产业正以蓬勃之姿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未来,通山将继续深化“三产融合”,让茶香飘得更远,让山乡富得更美。

通讯员:金珂如 吴凡凡

一审:谭茜

二审:徐唐生

三审:阮班新

责任编辑 姜琪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