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聚焦上海车展丨黄浦江畔“东风劲”

长江云新闻  2025-04-25 14:20:38
分享到:



在智能革命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汽车产业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变局。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国家队”的东风汽车,坚定落实国家战略,以央企责任担当践行“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的使命,用十年磨一剑的韧劲深耕智能技术、开发智能产品、共创智能生态,在智能化赛道上跑出了“东风加速度”。



位于上海·国家会展中心6.2馆的东风汽车展台

在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东风汽车以“智绘新东风”为主题,首次集中展示新能源智能网联产品与技术成果,涵盖26款车型与11项核心智能化技术,并正式发布“天元智能”技术品牌。这场科技盛宴不仅展示了东风在智能化领域的体系化突破,更彰显了其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使命担当。

东风汽车展台上展出的全新岚图梦想家“山河”

东风汽车展台上展出的猛士M817和“天元智能”产品

从蝉联高端新能源MPV销冠的岚图梦想家,到全球首款搭载华为ADS4.0智能越野车猛士M817,再到自主研发的天元OS开源操作系统,东风正以技术创新重构产业生态。

01

十年筑基:

从技术拓荒到体系突破

当行业聚焦L2级辅助驾驶技术时,东风已构建起覆盖L2-L5级的全栈式智能驾驶技术体系。自“十二五”启动智能化战略以来,东风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双轮驱动:2013年首台无人驾驶原型样车问世,2016年开发首款功能样车,2018年首批获得自动驾驶路测牌照,2020年推出首款L4级5G自动驾驶汽车,2022年实现商用车L4级无人集卡在厦门港商业化运营......十余载技术积淀,东风在武汉、襄阳、雄安等地累计完成超过500万公里智能网联测试里程,构建起国内领先的智能驾驶验证体系。这些不仅是东风技术实力的体现,也是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化赛道上的里程碑,更见证了东风十年磨一剑的坚韧与执着。

东风L4级5G自动驾驶车行驶在雄安新区数字化道路上

这种厚积薄发的技术储备正转化为市场优势。2024年,东风新能源汽车销量以两倍于行业的增速,彰显向新能源智能网联转型的“东风速度”;搭载L2级辅助驾驶产品累计销量突破200万辆,自主新能源乘用车L2渗透率达83%,彰显东风向智能化跃迁的“东风深度”;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专利超过5000件的积累,专利创新指数连续3年位居行业第一,彰显东风科技跃迁的“东风厚度”。在研发投入方面,东风自主品牌研发强度连续三年保持8%以上,构建起覆盖“感知-决策-执行”的全栈自研技术体系,为智能化发展筑牢根基,用“硬核”科技实力推动行业变革。

这些数据背后,是东风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更是东风在智能化赛道上保持领先的关键。

02

技术突围:

打造自主可控的智能生态

在全球汽车“缺芯少魂”的挑战下,东风落下“天元”这步关键棋——以“一核双基双元”技术体系构建自主可控的智能生态。“天元”取自围棋中心,象征着东风“用户即核心”的初心,更暗藏破局产业智能化的雄心。

从2021年“东方风起”计划到2023年“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智能技术全面进阶,再到2024年科技跃迁3.0计划,东风技术创新的步伐每一步都稳健有力,率先提出打造“具身智能体”,并联合华为打造全新一代天元架构,彰显了东风技术创新的决心与实力。

优化路线规划,提高运输效率;根据用户驾驶习惯,提供个性化的出行建议……这个过去不敢想的事,如今在东风车的用户身上已经实现。企业级太极大模型堪称汽车的“融合大脑”,通过深度整合多模态、大语言、端到端等AI技术,实现从研发制造到用户服务的全场景赋能。其动态学习与跨场景迁移能力,使车辆能够在极端天气、复杂路况等场景下持续进化,真正做到“越用越聪明”。

天元架构是汽车的“敏锐神经”,通过中央智慧平台实现四大域控制器深度融合,通信效率提升400%的同时,线束长度减少15%,为智能汽车的硬件升级预留了充足空间。而联合中汽创智打造的天元OS,作为国内首个面向行业开源的整车操作系统,不仅突破国外技术壁垒,更通过开放生态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共同构建起自主可控的软件生态体系。目前,天元OS已在岚图梦想家等车型上得到应用,为用户带来了更流畅、更智能的交互体验。

天元智舱通过“视觉+语音+生物感知”三位一体的交互系统,将汽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升级为“第三生活空间”。首创的无感停车支付、AI出行管家、情感化场景服务等功能,实现了“人-车-生活”的无缝衔接。这种“以用户为天元”的产品理念,让东风在智能座舱赛道上建立起差异化竞争优势。

东风汽车展台上展出的“天元智舱”

作为央企国家队,东风汽车在智能化转型中展现出强烈的行业担当。天元OS的开源战略吸引了华为、百度等科技巨头的深度参与,其开放的API接口已接入超5000个第三方应用,构建起“车企主导、跨界融合”的新生态。在车路云一体化领域,东风与武汉、雄安等城市合作建设的智慧交通示范区,通过V2X技术实现了交通效率提升30%、事故率下降50%的显著成效。这种“车-路-城”协同的创新模式,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汽车产业的解决方案。

03

商业落地:

从技术验证到多场景赋能

4月10日,东风汽车新开发的四条自动驾驶小巴接驳线路,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开通投入运营,将智能交通服务拓展至教育、民生、企业通勤和旅游四大场景。截至目前,东风在武汉已累计投入80台Sharing-Bus自动驾驶小巴运营。

东风Sharing-Bus自动驾驶小巴在武汉经开区街头运营

这种“场景驱动”的落地模式,正是东风智能化战略的生动实践。

东风汽车深知,技术不应束之高阁,而要惠及大众。在坚定推进智能化跃迁的征途中,东风始终坚持“场景驱动”的商业化逻辑。在产品布局上,东风坚持乘商并举,当下,东风无人驾驶车辆商业化运营已在15个省、35个市落地生根。

作为智能无人驾驶技术商业化落地示范运营企业,东风商用车相关产品在干线物流、港口、矿区等开放及封闭场景率先落地,在干线物流场景中已有800多辆东风商用车智能重卡安全运营超8800万公里。L4级无人集卡在厦门港、阳逻港等港口实现规模化运营,累计完成超10万次集装箱运输,效率提升20%的同时实现零事故。这种“港口-公路-园区”的多场景落地模式,为物流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更是受到央视《大国基石》的关注与报道。

东风L4级无人集卡在阳逻港等港口实现规模化运营

乘用车领域同样成绩斐然,东风以“高端引领+普惠渗透”策略实现技术下沉。全新岚图梦想家作为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3.0和鸿蒙座舱4.0的MPV,上市三个月即登顶30万级智能MPV销量榜,引领MPV进入智能豪华新时代;智能越野第一车——猛士M817,首搭华为ADS4.0和鸿蒙座舱5.0,是“越野中最智能,智能中最越野”的全新车型,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智野新体验;而10万级的纳米06车型首搭天元T100智驾系统,以“让每个家庭都能用上安全智能汽车”的普惠理念,推动L2级辅助驾驶进入普及新阶段。

东风汽车展台上展出的纳米06

目前,东风搭载L2级辅助驾驶的产品销售达200万辆,自主新能源乘用车L2级渗透率超过80%,切实让更多智能化技术从“实验室”走进了“千万家”。

04

安全护航:

技术创新的生命线

“安全是智能化的前提,更是东风的生命线。”东风始终秉持不搞技术炫技,十年磨一剑,只为让每个家庭都用上安全智能的汽车!

东风汽车在追求智能化技术突破的同时,始终将安全视为智能化的核心底线。天元智驾作为东风汽车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了从L2到L5级的全级别自动驾驶能力。被动安全、主动安全和网络安全,东风一个不落下,构建起“规则兜底”与“双重安全兜底”机制,通过规则系统与端到端算法的双重冗余,确保在任何场景下都能守护用户安全。

东风将这种安全理念体现在产品的每个细节:零下40℃“北极村”、70℃“火焰山”的极端环境,是东风打造安全产品的“练兵场”;电池水里泡、火里烧、高空摔、子弹射,远超国际标准,是东风的“安全答卷”;车身安全C-NCAP五星安全认证,可以360度全场景实时监测,做到最高130km/h紧急制动,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它可以在0.1秒内完成刹车,还有110km/h时速超美标追尾测试,是东风给用户打造的“安全防线”;最高安全等级的自主AUTOSAR基础软件平台,更是东风对智能化安全的“敬畏”……东风造车,安全永远是技术的底色。突破技术极限,就是为了守住用户安全的底线。

东风奕派马赫电池经受刺穿实验无起火无爆炸

站在汽车智能化“下半场”的起点,东风汽车正以“天元智能”技术品牌为支点,撬动产业变革新格局。从技术研发到生态构建,从产品创新到安全体系,东风用十年探索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开放协同”的转型之路。正如东风汽车董事长杨青所言:“智能汽车的中国方案,既要攻克卡脖子技术,更要构建开放生态。东风愿做智能时代的造车‘基座’,与行业伙伴共绘智慧出行新图景。”在这场百年未有的产业变革中,“科技东风”正以坚实的技术底蕴和开放的产业胸怀,驱动中国汽车向更高价值链攀升。







编审 梁延

记者 林如峰

通讯员 龙际礼

责任编辑 唐元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