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汉川:“一根线”撬动千亿产业航母

孝感日报  2025-04-24 12:14:43
分享到:

一根线如何撬动千亿产业?4月11日,国家工信部重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汉川缝纫线强势入围,成为全国43家区域品牌中唯一以纺织细分领域突围的“隐形冠军”。

4月11日,国家工信部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汉川缝纫线强势入围

这个年产能占全国五分之三的产业集群、拥有“中国制线名镇” “中国服装制造名城”两大国家级“金色名片”的小县城,正以“跨境出海+研发中心+智慧展厅”三重引擎,在全球纺织服装版图上绣出“中国智造”新坐标。

跨境出海 / 跨境电商架起“云端丝绸之路”

2025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雅利达制衣、鱼鹤制衣、名仁纺织等12家汉川纺织行业龙头企业,携带“看家产品”参展推介,与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逾5000家展商进行了高效衔接和深度互动。

汉川组织12家纺织行业龙头企业参加2025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

上海服博会揭开了“外贸圈”的面纱。当外贸订单雪花般飞来,生产车间早已马力全开,纱梭飞旋,机器轮转,一卷卷白色纱线高效产出。

“一季度涤纶纱线出口额527万美金,增长5%,主要销往越南、巴基斯坦等10余个东南亚国家。”湖北蜀峰线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思透露,年后公司纱线出口赢得了“开门红”。

一季度,蜀峰线业发展有限公司纱线出口赢得了“开门红”

“我们生产的天丝竹纤维纱线面料和阻燃缝纫线产品,成为海外客商的‘抢手货’,订单量一度暴增。一季度出口额560万美金,增长25%。”际华三五零九纺织有限公司虞炬介绍,2月底,公司携最新产品亮相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纱线展,凭借高品质产品,吸引了众多土耳其本地及欧洲客户的目光,成功拓展欧洲市场。

“借船”更要“造船”。汉川如何持续抢滩海外市场?

汉川深度挖掘“中国制线名镇”特色优势,打造“区域品牌+自主品牌”双轨体系,推动缝纫线畅销马来西亚、孟加拉、欧美等国家。“汉川缝纫线”入选全国首批重点培育纺织服装百家品牌、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区域品牌,培育了“九连环”“铁树王”“妙虎”“海花”等一批有影响力自主品牌。

今年初,汉川开启“市场采购+跨境电商”通关模式,推动传统服装产业向“全球供应链”转型。政府部门积极对接跨境电商平台希音(SHEIN)、拼多多海外版(TEMU),邀请希音团队到汉川园区考察验厂,与汉川30多家企业老板座谈;同时,举办2025TEMU女装汉川专场峰会,详细讲解头部电商合作的方式及流程。当天,诺玖续服饰、鑫果果制衣等12家达到验厂标准。目前,汉川已有4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有望乘坐“数字快艇”,实现“跨境出海”。

据统计,汉川产业纱锭规模达300万锭,涤纶缝纫线单品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二,为中部地区县市之首。2024年,汉川纱线实现外贸出口8042.8万美元,较去年增长23.2%。今年一季度,纱线出口额1786美元,增长16.9%。

汉川产业纱锭规模达300万锭

智造蝶变 / 头部企业“带资进组”强链补链

汉川市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缝纫线产业集群和全国集中度最高、品类最全、综合加工能力最强的服装制造基地,纺织服装产业连续16年被列为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汉川纺织服装产业“根系”发达,打造了汉正服装工业园、浙商产业园、华中羽绒服智慧产业园、北河工业园、裕华工业园、华中皮草城“五园一城”的强大产业集群。园区集聚了本土90%以上的服装企业,形成集纺纱织布、研发设计、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展销展示、电商直播于一体的纺织服装全产业链。

汉正服装城获评全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和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浙商产业园获评沿海产业转移示范区、鄂浙产业互动新平台;北河工业园成为我省华创园之一;华中皮草城建成华中地区最大的皮草服装生产和出口基地。

从“一根线”到“千亿链”,1秒成衣1000件、年产成衣8亿件,全国每三件衣服就有一件用汉川缝纫线……展现了“汉川织造”的超速度和实力担当。

湖北雅利达制衣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以ODM(原始设计制造商)的形式进行生产。多年来,企业与361°、森马、热风、海澜之家以及波司登等众多知名服装品牌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该公司拥有16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明专利,年产能达500万件(套)。

“硬核”企业,也要依仗“代工”上线?这源于长久以来的“刻板印象”——汉川曾以代工重镇闻名,却也困在“隐形冠军”的尴尬中。

为了摘除“水货”标签,汉川服装企业尝试从“幕后”走向“舞台”,研发推出自有品牌。目前,初步打造了一批在市场上有影响的品牌,如鱼鹤、九连环、铁树王等,其中,“鱼鹤”商标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

趁着沿海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热潮,汉川市正以“强链补链”抢占先机,多层次开展产需对接活动,2024年先后共举办活动12 场,参与纺织服装企业近1000家。举办“品牌/IP湖北对接会”,邀请10余家全国头部成衣品牌企业罗宾汉、太平鸟、朗姿等参与本次对接会,与本地企业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头部企业来湖北,湖北必须选汉川。”湖北省闽商商会会长、华电(香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金杯满怀信心地说,汉川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大,区位优势明显,非常适合承接品牌巨头落户,目前已洽谈引进安踏、特步、匹克等头部品牌生产线,与汉川本地企业共建“运动面料研发中心”,推动汉川服装产业从“代工制造”向“品牌智造”跃迁。

产城融合 / 产业生态“双平台”引领集群发展

纺织服装是汉川市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现有纺织服装市场主体超过5800家,其中规上企业230家,产值位列湖北县市第一。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为首,辖区覆盖了4个园区,总人口量13.2万人。

汉川纺织服装市场主体超过5800家

“要上班,到汉川!”如何能真正留住人才,让人口“留量”变“红利”,政府和企业火速“夯基垒台”。

汉川市以“产城融合”为目标,加快推进投资130亿元的华电服装产业园项目建设,精心打造集产品交易、仓储物流、服装展示为一体的现代化园区。投资5亿元建成汇隆广场,打造“线下展示+线上交易+实体体验”的产业服务平台。其中,服装行业展示平台将定期举办空中T台走秀、服装博览会等时尚活动,引领行业潮流走向;直播电商商务大楼搭建专业办公场地,推动直播电商产业集群式发展;生活娱乐、社交餐饮、休闲购物街区则汇聚了特色美食与时尚商品,构建成“吃喝玩乐购”一站式体验中心,形成汉川服装产业聚集区+MINI商业中心,塑造汉川商业新地标。

目前,汇隆广场签约率已达80%,众多国内外知名餐饮、服装等品牌即将入驻。汉川首创“前店后厂”模式,打通了从生产到消费的精简闭环;搭建“云平台”,打通了制造到品牌的窗口跃迁;整合顺丰、京东等物流资源,让汉川服装产品“24小时达武汉、48小时通全国”,向“华中服装物流配送中心”迈进。

浙商产业园服装企业

从“缝纫机轰鸣”到“智造云涌动”,从“贴牌车间”到“时尚秀场”,从“制造基地”到“创新共同体”,汉川市纺织服装产业正以跨境电商为翅膀、品牌智造为引擎、产业生态为根基,以及服装展示中心、销售一条街的全面运营,加速向千亿级产业集群迈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书写“汉川样本”。

责任编辑 徐珊珊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