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湖北崇阳:“一朵花”扮靓乡村振兴“新图景”

云上崇阳  2025-04-24 09:44:06
分享到:

四月芳菲醉,崇阳杜鹃红!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海正惊艳绽放,这个春天,不妨到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路口镇泉口村赴一场花事之约。

4月16日,崇阳县路口镇泉口村迎来了一场以花为媒的盛大狂欢。由崇阳县委宣传部、县文旅局、路口镇政府主办,崇阳县杜鹃庄园协办的“路口转角  邂逅杜鹃”为主题的崇阳县2025杜鹃花文旅推介活动在路口镇泉口村杜鹃庄园盛大启幕,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踏青赏花,更催生出特色赏花游新业态,成为激活文旅消费、带动群众增收的强劲引擎。

这场以花为媒的盛会,究竟会给当地带来怎样的改变?又会给当地经济发展和老百姓生活带来哪些新契机?特别是为当地及周边老百姓带来哪些红利?连日来,崇阳县融媒体中心全媒体记者一行深入实地采访,探寻答案。

归巢逐梦  有志青年回乡再创业

1978年出生于崇阳县路口镇泉口村五组的孙建军,高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寻求发展机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辛勤打拼,10年时间的积累,他在浙江省创办了一家眼镜厂。因此,他也获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孙建军每次回到家乡,村干部都上门找其商谈回乡投资建设,正好赶上“回归工程”的好政策,孙建军毅然决定回乡投资,发展生态农业项目,成立了崇阳县科农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通过多地考察学习,2023年在家乡路口镇泉口村启动杜鹃花项目,建设杜鹃庄园。当年年底经湖南省韶山市韶山村授权授予“杜鹃花苗木生产基地”。

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打造千亩杜鹃花海,以进口杜鹃花为主,涉及68个品种,目前一期投资建设已完成;二期建设高山民宿、水上乐园、农光互补等项目;三期建设大健康养老项目。

土地流转  鼓了农民钱包

“以前都是光秃秃的荒山,种不了什么东西,也没有啥收入。我家的8亩山地都流转给杜鹃庄园了,按现在每亩300元的价格计算,一年的土地租金就有2400元钱。”路口镇泉口村1组村民孙小雨感慨地说。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土地流转成为激活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曾经的泉口村,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作物种植效益不高。特别是泉口村1组,过去土地山林分散在各家各户,种植方式传统、零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而且,由于缺乏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都不高,农民们辛苦一年,收入十分有限。随着杜鹃庄园的开发建设,该村及周边村落的山林地都集中流转给了杜鹃庄园,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据崇阳县科农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建军介绍,仅2024年杜鹃庄园土地流转租金就付了20多万元,2025年还要增加一倍。这些,都进了村民的口袋。

就近务工  “家门口”的就业新选择

土地流转不仅让村民有了一笔直接的收入,还为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务工机会。农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既能照顾家庭,又能获得可观的收入,真正做到了增收、顾家两不误。

路口镇泉口村五组村民孙东兵原本常年在外打工,如今在家门口的基地找到了工作,每个月能挣6000元工资,还包吃包住。孙东兵告诉记者,像他这样在基地从事栽种花卉苗木、翻耕、施肥、除草等日常管理工作的农民还有很多,他们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定就业,收入也有了保障。

今年53岁的徐晚琴是泉口村四组村民,爱人患病住院治疗需要人陪伴照顾,空闲时间,她就来基地打零工,除了包吃三餐,一天还有180元的工资。徐晚琴告诉记者,2024年她在基地做了200多天工,收入还不错,她很满意。

今年23岁的孙志涛也是泉口村人,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基地花卉苗木技术岗位,月工资在五位数。孙志涛笑呵呵地说:“在这里工作,每天能看到这么美的杜鹃花,还能照顾家里,工资也不比在外面低。”

据崇阳县科农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介绍,庄园的建设、维护管理、基地翻耕、施肥、除草等日常管理工作,都需要大量的人手。高峰时,一天有300多人在基地干活,公司有固定员工36人,这些90%以上都是来自泉口村及周边村落的村民,仅2024年就发放劳务工资236万元。

借花生“蛋”  “赏花经济”富了口袋

“兄弟,楼上的大包间已经全部预订了,现在就连小包间也不剩了,实在是对不住了。”当前正是杜鹃花盛花期,杜鹃庄园内的饭店生意火爆,活动期间更是一桌难求。

42岁的陈魁,是泉口村人,他承包了庄园超市和饭店,每天销售额在2万多元。特别是在杜鹃花推介活动当天,餐厅里面座无虚席,就连走廊都搭起了临时的简易餐桌。3个厨师,4个服务员,还有自己和爱人齐上阵,都忙得团团转。陈魁笑呵呵地说:“这是沾了杜鹃庄园的光,借花生‘蛋’,要不然谁特意跑到我们这里来吃饭呀。”

40多岁的村民陈瑞平,她因肢体残疾,干不了重活。在杜鹃庄园开园期间,她在游客接待中心摆起了冷饮小摊,售卖冰冻矿泉水、饮料、雪糕等,一天也有四百多元的收入。

60多岁的孙细凤在游客接待中心承包了一家门店,售卖冷饮、食品,还架起了烧烤摊,自运营半个月时间以来,日均销售额达到5000元以上。

为了村民共享发展红利,崇阳县科农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建军对游客接待中心的超市、餐厅、门店、摊位、摊点,泉口村本村人享有优先承包权。

杜鹃庄园不仅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更悄然改变着当地村民的生活,处处都展现着蓬勃生机。

销售火爆  土特产变身“香饽饽”

4月16日,记者在杜鹃花庄园入口和主要景点,随处可见农户摆摊售卖农产品的身影。土鸡蛋、蜂蜜、手工编织品、特色山货等,这些平日里不起眼的土特产,成了游客眼中的“香饽饽”。村民夏国平带着自家产的土鸡蛋和蜂蜜来到景区售卖,一上午就能卖出好几百元。“以前这些东西都是自家吃或者送给亲戚朋友,现在拿到景区来卖,还能卖这么好的价钱。”夏国平高兴地说。

当日,崇阳县雨山辣椒专业合作社的展台前被围了个满满当当,由合作社精心制作的辣椒系列产品深受游客青睐。路口镇雨山村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气候环境,种植出来的辣椒皮薄肉厚口感好,香脆爽口,小有名气。

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不少农民还成立了农产品合作社,统一包装、统一销售,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在杜鹃花文旅推介活动的带动下,当地农产品销售额大幅增长,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重要来源。

路口镇泉口村党支部书记孙小农感慨地说:“以前泉口村集体经济薄弱,现在依托杜鹃庄园这个项目,进一步拓宽了村集体经济的增收渠道,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繁花似锦  打造美丽乡村亮丽名片

为了全力推动崇阳县2025杜鹃花文旅推介活动,当地党委、政府加大了对杜鹃庄园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整合多领域资金,拓宽和修缮了进出庄园的循环道路,对路面进行了硬化刷黑;新建了多个停车场,缓解了停车难的问题;完善了庄园内的水电、通信等设施,提升了游客的游览体验;同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通过举办文旅推介、摄影大赛、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路口杜鹃花美景和旅游资源。如今,路口镇的杜鹃花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以前通往庄园的路又窄又破,游客来了都不方便。现在政府把路修好了,车子能直接开到景区门口,我们的生意也好做多了。”孙建军感慨地说。

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路口镇党委、政府还注重产业规划与引导,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杜鹃花为核心,延伸产业链条;结合当地的农业资源,开发观光农业、采摘体验等项目;鼓励农民发展手工艺品制作、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增加产品附加值。通过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增收渠道。

“我们要以杜鹃花推介活动为契机,打造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产业发展为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旅游示范区,同时,把路口镇境内的金沙避暑胜地——板坑小九寨——雨山石漠公园——杜鹃庄园串珠成线,让路口镇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崇阳县路口镇党委书记王京华信心满满地说。

记者手记:杜鹃花就像一颗希望的种子,在崇阳县路口镇泉口村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它让农民的钱包鼓了起来,让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也让美丽乡村焕发出蓬勃生机。然而,发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当前仍然面临旅游市场竞争加剧、农文旅深度融合、服务质量提升等诸多挑战。相信在党委、政府、企业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路口镇一定能够以杜鹃花为依托,做大做强“花经济”,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让这片土地在杜鹃花的映衬下繁花似锦,一路生花。

记者:佘帅兵 陈超 特约记者:金文峰

一审:陈超

二审:黄益民 熊晓辉

三审:全宗海

责任编辑 黄静蕾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