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女孩每天300公里往返武汉与京山,只为学网球!
一记精彩绝伦的ACE球,12岁的李梦晓与孟诗涵以6:1的绝对优势,稳稳拿下女子双打冠军。近日,在2025“李宁·京山杯”青少年网球积分赛第2站 (CTJ-B500)的赛场上,这两位小将上演了一场震撼的“以小胜大”之战——在U14女子双打赛中,她们凭借出色发挥,成功击败14岁的师姐们,强势夺冠。
李梦晓出生于体育世家,外婆和妈妈曾是职业篮球运动员,爸爸也曾是大学篮球校队的一员。然而,她却因一次武网比赛喜欢上了网球,家人只好让她放弃学篮球。7岁那年,李梦晓拿起球拍,自此踏上了网球之路。后来,她还成为李娜、郑钦文的同门师妹,在名教头余丽桥的麾下接受专业训练。
赢得CTJ-B500 U14女子双打金牌,是李梦晓首次成功挑战比自己年长的选手。“和师姐交手压力很大,但这场胜利不仅让我证明了自己,更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她在接受长江云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回顾过往,李梦晓曾多次挑战比她年龄大的选手,屡尝败绩,但失败没有让她退却。“我觉得比赛输了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赛场上不认真、发脾气,放弃全力以赴的拼劲。”每场比赛结束后,她都会独自复盘,仔细分析技术短板,努力将弱点转化为克敌制胜的武器。“我只有战胜自己,才能够战胜别人。”李梦晓告诉记者,要变成网球场上的王者,必须时刻砥砺自己、告诫自己。
作为李娜的忠实粉丝,李梦晓反复研读偶像自传《独自上场》。“网球是一项孤独的运动。当你独自上场时,你必须面对所有的挑战和压力”,李梦晓表示,她很喜欢李娜的这句话,时常用这句话激励自己,要学会独立成长,全力拼搏向前。
除了完成高强度的日常训练和参与各类常规赛事,李梦晓还通过观看国际赛事,研究前辈们的战术体系。让她最难忘的是郑钦文在巴黎奥运会夺冠的时刻,“当时我直接从沙发上蹦了起来,大喊‘冠军啊!太了不起了’,我问妈妈,我是不是也可以做到?”回想起当时的场景,李梦晓依旧难掩激动。
如今,这份憧憬已化作清晰的目标——“未来,我要成为世界冠军。”说出梦想时,李梦晓十分坚定地说。当被问及是否想成为“下一个郑钦文”时,李梦晓再次坚定回应:“郑钦文姐姐是我的偶像,也是我的榜样,但我想成为我自己。”
为了朝“世界冠军”这个目标进发,一家人选择到位于京山市的湖北省网球学校进行训练。在京山这座常住人口约60万的县城当中,有超过10万人常年打网球。走在这里,随处可见网球场,每走15分钟,就能邂逅一片。再加上强大的师资和优异的政策,吸引了25个国家和地区近2000名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参加网球赛事。
武汉也有丰厚的网球训练资源,为何选择到京山训练?李梦晓的妈妈董毅告诉长江云新闻记者:“湖北省网球学校汇聚了全国排名前十的选手,能让李梦晓在众多高手中,不断激发潜能、突破自我。”
京山市有丰富的网球资源,为学员们搭建了绝佳的成长平台,还定期举办高规格的赛事活动,让学员有机会在实战中检验训练成果、积累大赛经验。同时,位于京山的湖北省网球学校还配备了一流的教练团队,能根据学员特点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助力学员全方位提升网球技能。
李梦晓在妈妈董毅的陪伴下,每天跨城往返300公里,从武汉到京山,练习网球。在京山的网球学校训练场旁,李梦晓74岁的奶奶也没缺席,“我喜欢看我孙女打网球,所以经常来京山陪她训练。”奶奶告诉记者。李梦晓的爸爸则努力工作,为一家人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工作间歇,也会赶来陪伴女儿训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李梦晓去年连续两个月参加比赛,她的积分从全国600多名一路攀升至50多名,目前李梦晓的积分排名为全国11名。今年,李梦晓还夺得2025年全国青少年网球排名赛暨中国青少年网球巡回赛(广州南沙站)U12-A2000的女子双打冠军。
如今,像李梦晓和她的家人一样,越来越多热爱网球的追梦人汇聚在京山。浓厚的网球氛围、专业的培训体系和广阔的成长平台,让京山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选择。网球文化引领着大众健康生活,也激发着新的活力。
(长江云新闻记者 谢雅静 郑淑俊 俞易 京山融媒 刘波 高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