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黄石阳新:小秸秆“点草成金” 绘就绿色发展新图景

云上阳新  2025-04-23 14:48:28
分享到:

“油菜开镰在即,得抓紧把新的秸秆打捆机添上,这都是田里长出来的‘绿色黄金’。”4月22日,湖北黄石阳新三溪镇鑫阳家庭农场主樊兴林一边调试设备,一边盘算着即将到来的秸秆收储季。

在阳新,秸秆不再是田间的废弃物,而是摇身一变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新引擎”。“我县农作物种植面积达91.59万亩,每年产出的秸秆理论资源量39.59万吨,可收集量约28.43万吨。”阳新县生态能源服务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陈新宝介绍。

在浮屠镇国现农机专业合作社,原本闲置的厂房被改造成收储点后,单日收储能力提升了3倍 。

在设备投入上,阳新县采取“企业自筹+政策补贴”的创新模式。设备资金的60%-70%由收储运主体承担,国家农机购机补贴或县统筹资金补贴剩余的30%-40%。临时存放棚则按收储量给予相应补贴,这样既减轻了企业资金压力,又激发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目前,阳新秸秆收储运覆盖面已占全县80%,收储能力达10万多吨。在此基础上,阳新县还计划在2025-2027年,计划在18个镇、区建成18个以上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构建起“组有临时堆放点、村有收储站、镇区有收储中心、县级有规模化利用企业”的完善收储网络,进一步提升收储能力至12万吨以上。

在秸秆离田利用产业化发展方面,阳新县探索出四种成熟且特色鲜明的循环模式。

在饲料化循环模式中,充分发挥本地养牛产业优势,以奔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湖北福牛养殖有限公司为代表。奔奔农业建成280亩生态养殖基地,配套青贮饲料池和有机肥加工厂,年消耗秸秆超2万吨,带动30余名村民就业,年产值达9000万元。湖北福牛养殖有限公司构建“秸秆饲料—肉牛养殖 —有机肥生产”全链条,其12064㎡的有机肥车间,每年将3万吨秸秆转化为1万吨优质肥料,产品不仅满足本地需求,还远销周边县市,实现年收入1.4亿元,年利润1500万元。

燃料化利用模式同样成果显著。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作为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发电企业,每年“消化”3万吨秸秆,发电量达2.24亿度,减少了9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带动2000多人就业。即将落地的光谷蓝焰项目,建成后年处理秸秆5万吨,生产成型燃料3万吨,不仅能带动130余人就业,还将有力推动当地能源结构绿色转型。

肥料化循环利用模式中,阳新县大力推广秸秆发酵、腐熟、粉碎掺混等技术。像湖北福牛养殖有限公司通过将农作物秸秆和养殖业粪便混合发酵制造有机肥,每年生产1万多吨有机肥,既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又为农田提供了优质肥料,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此外,阳新县还在不断探索“秸秆离田—基料化利用种平菇—菇渣加工有机肥—还田应用——循环农业”等更多元化的利用模式,逐步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格局。

陈新宝表示,秸秆综合利用,不仅提升了生态效益,减少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带动了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

特约记者:张丕兴

一审:胡凌露

二审:张贵华

三审:朱兰青

责任编辑 姜琪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