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湖北更多“专利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长江云新闻  2025-04-23 14:42:39
分享到:

前言:4月26日是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今年主题是“知识产权和音乐-感受知识产权的节拍”。4月20日至26日,为传播知识产权文化理念,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组委会决定以“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为主题,在全国组织开展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湖北被确定为分会场之一。

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湖北知识产权系统联合企业、高校将开展142场系列宣传活动,作为宣传周内规模最大的活动,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湖北分会场活动昨天(4月22日)在武汉正式拉开帷幕,集中展示宣传知识产权制度在加快产业科技创新、品牌提升、企业护航中的重要作用和亮点成就。

湖北知识产权多项指标中部第一

今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的活动主题为“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作为全国重要分会场,启动仪式上,荆楚大地集中晒出一批知识产权领域的“硬核成绩单”,通过主题互动展、权威发布等创新形式,生动呈现知识产权发展的“湖北路径”,为创新驱动发展注入新动能。

截至2024年底,全省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达11.5件;

年度PCT国际专利申请1898件,均位居中部第1;

地理标志商标537件,位居全国第4;

获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65个,全国第2。

更多“专利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商标作为企业核心无形资产,正成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金钥匙”。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吴骏表示:“2024年,湖北专利商标质押总金额186亿元,同比增长48.3%,惠及企业超1500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破解科技型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抓手和有益补充。今年三月,孝感米酒企业米婆婆就以自有商标作为质押物获得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孝感市分行授信2600万元,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帮助企业年度产值同比提升40%。”

为知识产权赋予音乐节拍

启动仪式现场,《人工智能与音乐创作知识产权保护分析报告》也正式对外发布。以解码AI时代音乐产业的专利风险为切入,《报告》指出知识产权制度作为激励和保护创新的有效手段,在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规范引导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艺术科技教研室副教授 刘思远:主要是网上有一些声音(音源)没有受到版权的保护,然后在没有经过作者同意的情况用大模型去训练,就会产生版权的纠纷,从近一些年来,国家开始规范之后,我觉得大大激发了咱们创作者的创作激情和欲望。

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双向赋能

知识产权是激励创新的催化剂,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也将有效赋能知识产权全链条工作。近年来,我省知识产权系统将全省高校院所7.2万件存量有效专利盘点入库万件存量有效专利全部盘点入库(截至2024年12月),并通过发布专利导航报告,利用AI技术加速创新资源精准匹配,让高校“纸面成果”加速向“产业黄金”转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理事长 彭学龙:知识产权法治可以赋权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同时人工智能发展也反过来推动知识产权理论现代化发展。湖北具备得天独厚的创新底蕴和产业优势,要因势利导、蓄势而发,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这种生态优势(会)吸引头部企业落地,形成技术、资本与场景的深度耦合。

(长江云新闻记者 谭思为 摄像 余旭东 编审 徐巍毅)

责任编辑 陶多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