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宜昌枝江:不卖书的“岛上书店”迁址新“粮仓”

长江云新闻  2025-04-23 11:52:33
分享到:

在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4月22日,枝江市百里洲上,陈木兰和不卖书的“岛上书店”迎来一场特殊的“搬迁”——“岛上书店”新址正式开放,一座物质粮仓已变为一座精神粮仓。

当天上午9点半,全民读书月活动启动仪式暨岛上书店开放仪式在陈木兰和一众读者的朗诵声中正式启动,近300名从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慕名而来的阅读爱好者齐聚一堂。陈木兰和10余名读者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故事并开展经典朗读,让现场参与者听得动容,掌声时时响起。

岛上书店“小岛伴读”项目的设计师刘宁说:“我觉得岛上书店是个超酷的存在,它陪伴着每一个乡村孩子长大,从百里洲到全世界,再从全世界回到百里洲,超棒!”。来自福建厦门的外企职员黄宝婴分享道:“我今天专程从厦门集美赶来,这是第二次来百里洲。第一次来的时候,花姐姐就提到想在岛上开一家书店,结果今天规模已经这么大了。今天我选择朗诵英文诗歌《希望是带着翅膀的东西》,因为花姐姐和岛上书店本身就像希望一样存在。”

新址焕新 粮仓变书仓

枝江百里洲,是长江中游最大的江心洲,因环江堤防长74公里,合百余华里,故名百里洲。当地人也习惯将这里称为小岛。2019年,岛上开了第一家书店,就叫岛上书店。

岛上书店虽说是店,却不卖书,只为这座长江孤岛的居民们提供免费阅读空间。六年前,陈木兰放弃城市工作回乡开了家免费书店,150平方米的空间,大大小小的书架上,整整齐齐地摆着各种图书。文学、历史、科学、儿童读物,一共将近2万册。最初半年,书屋门可罗雀,她通过举办读书会逐渐打开局面。从每周一次的分享活动到“巡回读书会”,阅读被带到田间地头,吸引了岛民甚至对岸市民专程乘船参与。

“岛上书店”新址距旧址仅百余米,由一座停用的旧粮仓改造而成。近千平米的“粮仓书屋”是陈木兰六年来在百里洲耕耘的“硕果”。

“以前常去旧书屋,今天看到新址开放非常震撼。这里有更多的书籍,更全的种类,今后我会带孙子经常过来读书、学习。”枝江市民鲁文刚感慨道。

公益计划点亮乡村阅读

2024年,通过学校和村委会推荐,陈木兰团队启动入户调查,发现许多孩子连专用书桌都没有。她联合捐款启动“一平米阅读空间”公益计划(又名“点灯计划”),为乡村孩子打造家庭阅读角,配备书桌、台灯和个性化书籍,并不定期回访。“在乡村做书店不仅是提供阅读场所,更需承担文化推广的责任。所以我们在 2024年开始做一平米阅读空间,就是给乡村孩子,还有一些公共的场所打造比较迷你的阅读小空间。”陈木兰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一平米阅读空间”计划已为近100个家庭提供书桌、台灯和个性化书籍。计划的进行不仅为孩子提供了学习的条件,也间接影响了其家人和朋友。

“有的朋友本来从来没有读过书,但是他会经常来参加我们的读书活动,而且带着家人一起自觉自愿地在自己家里面打造一平米阅读空间。也有朋友在自己家开的餐馆打造一平米阅读空间,那我们从一个小小的空间可以看出,这些阅读空间不仅仅是对一个孩子有用,他对这个孩子整个家庭都是有用的。”陈木兰欣慰地说。

从孤岛到文化灯塔

随着枝江长江大桥2026年通车,进出百里洲的时间将从轮渡半小时缩短至驾车10分钟。交通便利将吸引更多资源“上岛”,也让岛上孩子更自信“走出去”。

如今的百里洲,阅读声与乡村振兴共鸣。从一个人的坚持到一群人的接力,“粮仓书屋”以3.5万册藏书和一方净土,让“手中有文学,枕边有童话,心中有灯塔”的愿景照进现实。在世界读书日这天,这座江心岛的灯火,正照亮更多乡村孩子的未来。

(长江云新闻记者 郑莉莉 张琼 枝江融媒记者 朱深耕 朱传嗣)

责任编辑 陶多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