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新质生产力在湖北 | 武汉奥绿新:将医生“金点子”变成医疗新产品

长江云新闻  2025-04-22 20:29:26
分享到:

当临床医生的奇思妙想遇上智能制造,会碰撞出怎样的创新火花? 在武汉东湖科学城,奥绿新搭建的医工交叉孵化平台,正以一站式转化模式,让多个医疗创意穿越研发“死亡谷”,成为填补市场空白的医疗器械。

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手术室,程帆教授团队正用自主研发的悬吊系统为患者做手术。这套形似“微型脚手架”的植入装置,不仅将前列腺手术压缩到10分钟以内,较传统方式提速4倍,还避免了全麻可能带来的风险。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泌尿外科主任 程帆:既是手术理念的改变,同时也加上我们的机械动力学和材料学共同发展的一个结晶,在国内是首创,在世界也是领先的。

早在十多年前,程帆教授就基于临床痛点提出这款医疗器械的概念。但是,启动资金、研发团队、样品生产……每一个阶段,都不是一位医生或者一个医疗机构所能解决的。八年前,程帆教授的创意,在奥绿新的帮助下开始了转化之路。目前,这款产品已经进入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预计明年将正式投向全国应用推广。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 泌尿外科主任 程帆:除了idea来自我们之外,剩下的它都跟我们协作,它有自己独立的设计,自身的工厂,还有到了后面验证的动物实验,它能够让我们临床大夫的痛点idea从0变到1。

走进奥绿新2万平米洁净车间,50多道精密工序正将医学构想变为现实。临床专家只需提交创意方案,平台随即启动一站式转化流程。

武汉奥绿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吴斌:目前合作的临床医院的数量,已经突破了100家,合作的临床专家数量突破了300个,研发的创新医疗器械的数量是突破了400款。

不仅有从研发到量产的一站式孵化平台,在医疗器械的注册申报环节,湖北还设立了医疗器械创新湖北服务站,开通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直通车”,为奥绿新等创新孵化平台,提供咨询指导服务,对重点项目“把脉开方”,帮助解决上市前的堵点难点问题。通过“预审员”制度提前介入,注册审评时限较法定时限平均减少50%  。

湖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审评检查中心检查二部负责人 黄亮:目前我省有17个产品列入了国家重点创新服务绿色通道,还有13个正在注册申报过程中,梳理了36个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品种进行重点培育,实行提前介入、 一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服务机制,促进临床成果转化落地。

武汉正在医工融合新赛道跑出“加速度”,眼下,东湖科学城已搭建包含奥绿新在内的66个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打造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发展间紧密衔接的关键纽带。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悦 张龙 )

责任编辑 严泉泉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