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襄阳 | 襄州:向“新”而行 向“质”而进 铺展现代化新图景
奋力打造襄阳国家物流枢纽城市重点承载区
近年来,襄阳市襄州区以“项目为王、科技赋能、品牌引领”为抓手,推动物流业从传统模式向智能化、集群化跃升。全力推进襄州电商物流产业园区建设,引进圆通、京东、康瑞达冷链物流园等物流品牌入住经营,着力提升汉江中游电商快递行业服务水平。
走进襄阳市襄州区电商快递物流园,这里有鄂西北最大的圆通分拨中心,日分拣能力达120万票,是圆通速递在华中地区打造的首家功能最全的进出港一体物联网科技创新基地。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晓雨:这座日处理量最高可达120万件的智慧枢纽,管控它们的就是这个“超级物流大脑”,由圆通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分拣控制系统。通过这个动态示意图可以看到,相应点位的精准工作情况,系统会自动识别、自动报警,相比原先的控制系统效率提高了20%。
该系统配备了国内最先进的大件交叉带分拣装备,依托图像识别和条码信息读取,操控机械臂将快件自动分拣,送往各自的装载发车档口,具有全自动化、误差率小等优势,分拣效率是传统作业方式的3倍。
圆通襄阳转运中心安监负责人 张玉春:有了大件交叉带分拣装备以后,只需两三个工人就可以把快件转放到转运台上,剩下的流程就全部交给机器完成,大大减少了人工配比和劳动强度。
该系统还配备了圆通自主研发的第三代DWS设备、翻盘式分拣机等新型“黑科技”,不仅具有全自动六面扫描识别快件功能,还能提升异形件、破损件识别效率及超大件、超重件的转运效率。智能控制系统和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为企业节约各项成本近700万元。2025年1-3月,圆通襄阳转运中心总操作量达6000万件,产值同比增长50%;预计全年总操作量将突破2亿件。
圆通襄阳转运中心部长 郭显峰:襄阳中心作为圆通鄂西北地区最大、最先进的中转枢纽,辐射襄阳城区及周边十堰、神农架、南阳地区,提高了快件的配送时效及中转效率。
此外,园区内还建有一家集食品生产加工、冷链物流、农产品展示交易等多功能于一体康瑞达冷链食品产业园,作为鄂西北最大的冷链食品园,已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湖北省“十四五”交通物流枢纽发展项目库等。该园于去年10月正式运营,已建成1号冷库和1号加工车间。目前,冷库出租面积已超30%,预计年底可实现满仓运营。
襄阳康瑞达冷链食品有限公司运营部副经理 敖欢:冷库配备了专业的WMS管理系统,可24小时监控仓储信息,对系统的各个受控设备和运行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测和控制,根据设定可以自动调节冷库的温度,确保控温精准、稳定。
当前,襄州区电商快递物流园区正加快建设,将提供超3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电商物流仓储、超15万平方米的冷链物流仓储和超3万平方米的办公场所,顺丰速运、韵达速递等头部品牌也即将入驻,全力打造襄阳集中度最高、服务能力最强的电商快递物流产业基地。
襄阳市襄州区交通物流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 周庆通: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企业互利合作,加快推进智慧仓储和数字供应链深度发展,支持企业围绕供应链关键环节,培育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链的韧劲和强度。
截至目前,襄阳市襄州区A级物流企业增至45家。2025年,预计全区物流货运总量可达6000万吨以上,物流业总收入可达100亿元。
襄阳市襄州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 江海军:襄州区将以电商快递物流产业园为示范,主动融入国家双循环战略布局,依托“三纵三横”干线路网,抢抓汉江生态经济带协同发展机遇,构建“一枢纽多园区”的公铁水联运物流大格局。
智慧农业绘就科技春耕图
春潮涌动,农时催人。当前正值春耕春灌关键时期,襄阳市襄州区农业部门积极应对天气情况,组织农技专家走进田间地头,开展科学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等服务,为全年粮食稳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眼下,小麦已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在襄阳市襄州区古驿镇吕镇村的1000亩小麦地里,三台大型智能电控喷灌机的伞状喷头正180度匀速旋转为麦田浇灌。
襄阳市鄂襄豪森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张宝银:这个喷灌机是两用的,行架可以淋灌,还有可以喷灌,足不出户就能看到它的流量,遇到问题它会报警。
当地农技人员还深入小麦赤霉病、调锈病等病虫害“一喷三防”现场,为无人植保机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确保小麦正常生长。
襄阳市襄州区黄集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任 刘杰胜:当前小麦正处于多种病虫害高发期,我们今年为了防控这些病虫害,采购了氯氟吡虫啉、醚菌氟环唑等杀虫杀菌剂。配合大量元素水溶肥,通过一喷三防的形式,来重点防护这些病虫害。
此外,当地还采用国内领先的全自动育秧流水线,集成分盘、铺土、覆水等8道工序,相较于传统人工育秧,秧盘规格统一、出苗整齐,可节省80%以上人力成本。
湖北欣强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 涂化平:今年我们总计划是35000亩,其中给湖南育的早稻秧苗是1000亩,已经成功了。
该公司依托70台新型高速插秧机,今年计划完成14万亩机插服务,其中7万亩覆盖本地,以“代育代插”模式服务规模化种植基地。
襄阳市襄州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虎成:通过跨区协作释放装备效能优势,从精耕一隅到服务全国,无人机飞防,智慧农机应用,育秧工厂等智慧农业的“出圈”之路,正是襄州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
“一江两河”焕新生 十里画廊绘新景
襄阳市襄州区以“一江两河”综合治理为抓手,践行“还江于城、还滩于江、还绿于滩、还景于民”理念,在完善文体设施、提升城市整体能级的同时,让十里江滩焕发新的生机。
在襄州,汉江、唐白河、小清河三条水系穿城而过,依水而建的西湾公园和洪山头公园,成为市民休闲运动、文化体验的“心灵栖息地”,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在此找到惬意的休闲方式。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晓雨:我现在位于襄阳市襄州区的西湾公园,眼前的这棵野生楝树独立汉江河畔,凭借着“孤树临水照影”的独特气质和意境火出了圈,被网友称为“孤独的一棵树”,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观赏打卡。
如今“孤独的一棵树”成了新晋网红打卡地,但这棵树早已扎根这片河滩近60年,见证了时代变迁、城市焕新。近年来,襄阳市襄州区总投资12.7亿元实施“一江两河”项目,通过生态修复、湿地重建、驳岸改造,打通15处滨江“断点”,新增绿道28公里。
襄阳市民 罗辉:以前这里全都是荒草荒地,杂草丛生,现在这个位置建了公园有广场 绿道,环境比较优美,空气也清新了。
2024年12月25日,总面积116公顷的洪山头公园正式开园,标志着“一江两河”治理项目城区段圆满收官,也昭示着襄州城区“滨江绿廊”实现东西贯通。该公园内设鹿门乐园、仙湖夜月、运动天地、智慧广场、森林剧场等八大特色主题活动区,为不同年龄段市民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襄阳市民 徐阳:以前因为家附近没有场地,没有地方玩。现在襄州搞的这个平衡车跑道很好,所以现在经常带小孩过来玩。
除了泵道和极限滑板碗池,洪山头公园还配备了1个标准的5人制足球场、9个标准篮球场以及4个羽毛球场,还有运动跑道、滑梯、秋千等多样化游乐设施。这里打造的93.9万平方米江滩生态绿化,不仅是市民游客的游玩好去处,更是生态观光的绝美地。
襄阳市襄州区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 黄艳斌:通过系统性工程措施和生态修复,提高了城市防洪标准,美化了江滩环境,提供了市民休闲场所,实现了防洪屏障、生态廊道与休闲空间的有机融合。为襄州建设现代化宜居宜业之城注入持续发展动能。
长江云新闻记者 甘泉 李晓雨 廖云翔 张雪晶
襄阳台 襄州台 毛雷 徐登峰 王锋 曹浩 王俊 刘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