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齐鲁遍地香”采访团走进德州黑陶博物馆
4月19日,“花开齐鲁遍地香——新发展理念广电融媒体山东采访行”采访团成员走进德州梁子黑陶博物馆,深入探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州黑陶烧制技艺”,感受这一古老技艺穿越千年的独特魅力。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器的国家之一,距今4500至4000年,人类祖先创造出了“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叩如罄”的黑陶,由此形成了龙山文化,也被称为“黑陶文化”。德州,历史底蕴深厚,上古时期就因制陶业发达被称为“有鬲氏之国”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黑陶技艺曾一度失传。直到20世纪70年代,德州率先让这一失传数千年的技艺重焕生机,并与现代技艺融合,使之成为展示中华经典文化的艺术珍品。如今,德州荣膺“中国黑陶城”称号,“德州黑陶烧制技艺”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德州梁子黑陶博物馆集收藏、展示、交流、科普、体验于一体,是全方位展现黑陶文化和“德州黑陶烧制技艺”的重要平台,也是“中国黑陶城”对外交流的主要载体。
走进博物馆,一件件精美的黑陶制品映入眼帘,它们造型各异,工艺精湛,完美诠释了黑陶“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的特点,令人赞叹不已。其中,馆中第一镇馆之宝“天下第一蛋壳陶”高1.5米,最薄处0.5毫米,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精品蛋売陶。制作历时一年,历经46次手工拉坯成型,31次高温焙烧、渗碳还原,达到了“润似墨玉、叩之如磬”,展现出当今黑陶技艺的最高水平。
(天下第一蛋壳陶)
除了精美的展品,博物馆内还设有陶艺工坊,手工艺大师现场演示拉坯、雕刻等制作技艺,让采访团成员近距离领略到黑陶制作的独特魅力。
如今,德州黑陶不仅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备受关注,更作为“大国礼器”亮相国际舞台,被赠予外国政要,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象征。此次“花开齐鲁遍地香”采访团走进德州黑陶博物馆,通过媒体的镜头和笔触,将德州黑陶文化传播得更远,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古老而珍贵的非遗技艺,助力德州黑陶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长江云新闻记者 乔雅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