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道德模范王争艳重回母校华科大 和学子共话医者初心
4月17日晚,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年逾七旬的全国道德模范、武汉市汉口医院名誉院长王争艳重回母校,与百余名医学生分享人生经历与从医心得。褪去诸多光环,身着朴素、笑容温和的她,用平实的话语诉说着基层医者的赤子情怀。
图为活动现场王争艳与医学生们面对面交流
回望在同济医学院的求学时光,王争艳记忆犹新。当时为弥补薄弱基础,学习到半夜回宿舍、排队时背书成为常态。她以亲身经历告诉同学们,“成长需要厚积薄发,在校期间要注重培养认真和坚韧不拔的品质。”她特别提及裘法祖院士“先看病人,再看片子,最后看报告”的教诲,表示这也为她埋下了“以人为本”的从医初心。
图为王争艳与医学生们分享从医经历
从住院医师到医院门诊站点的全科医生,再到社区医生,扎根基层从医40余年,王争艳笑称这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面对患者,她总是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践行着“让病人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的理念。退休后的她也热情不减,成立“银发医疗专家”工作室,定期进小区开展义诊及健康讲座活动,同时致力于投身医学科普事业,继续发光发热。
“医学学科知识体系复杂,如何面对学业与临床的压力?”“您对即将毕业的医学生有何建议?”……面对青年学子的提问,王争艳深情寄语:人生没有标准答案,但要有目标与热爱。
她鼓励学生培养“侦探式”思维,将医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她特别强调了基层医疗的重要性,认为基层医疗起到了筛查、教育患者的作用,希望更多年轻人投身基层,在平凡岗位上成就不凡。此外,她还鼓励医学生要注重沟通能力的培养与同理心的养成。“医生与患者是战友,要共同对抗疾病”“做医生一定要站在病人角度想问题,多些耐心,说话做事要让人听得进去、感到温暖”……她朴实的话语和真挚的情感,深深打动了在场每一个人。
图为医学生们认真聆听讲座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这位古稀医者身上蓬勃的生命力。她满头银发还依旧精神抖擞,她风趣幽默,好像是我们的同龄人!”该校药学院2023级硕士生高原说,不管是大学还是现在,王医生对于医学和工作的热爱依旧没变,她的活力不是来自年龄,而是来自于她那一颗一直不变的医者初心,“这次讲座分享也让我在繁杂的学业中重拾自己学习医学的初心和动力。”
(长江云新闻记者 汪佳睿 通讯员 左盈 牛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