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意”“越早走人越好” 特朗普再度炮轰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美国总统特朗普17日抨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玩弄政治”
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共和党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4月17日抨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杰罗姆·鲍威尔“玩弄政治”,称可立即让鲍威尔走人。此前一天,鲍威尔表示美联储不会屈从政治压力,面对特朗普政府近期关税政策带来的复杂经济局面,美联储将重点考虑对抗通货膨胀。
“我对他不满意”
“越早走人越好”
特朗普当天在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说,鲍威尔早该像欧洲中央银行那样降息了,他总是“又迟又错”“越早走人越好”。在与到访的意大利总理焦尔吉娅·梅洛尼一起于白宫接受媒体提问时,特朗普说:“如果我想让他走人,相信我,他很快就得走,我对他不满意。”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资料图)
鲍威尔2017年被特朗普提名为美联储主席,经国会参议院表决批准后上任,经民主党籍总统约瑟夫·拜登2022年提名后获得连任,任期至2026年5月结束。他去年11月表示,不会主动辞职。
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内就曾频繁批评鲍威尔,经常敦促美联储降息,也曾威胁要让鲍威尔走人。
鲍威尔16日在芝加哥经济俱乐部面向大企业高管发表讲话时说:“(美联储的)独立性在华盛顿和国会受到广泛理解和支持,而这才是真正重要的。”
△美联储(资料图)
美联储的职责包括稳定物价和扩大就业。鲍威尔说,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可能导致通胀水平和失业率双双上升,美联储在决定是否调整利率前,将先等待政府拿出“更清晰政策”,在此期间将继续观察经济走向。
通胀加剧+经济增速放缓
美国面临两难局面
美联储9日公布的上月会议纪要显示,美国经济面临通胀加剧和经济增长放缓同时发生的风险,令该机构陷入两难境地。一般而言,就业疲软、失业率上升通常会导致经济衰退,此时美联储往往通过降息刺激借贷和支出;如果通胀加剧,美联储可能维持或提高利率来抑制物价上涨。
特朗普开启第二个任期之初,美国失业率相对较低,通胀率也接近美联储2%的目标。然而,特朗普上任后不断挥舞关税“大棒”。他于本月2日在白宫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引发美国金融市场剧烈震荡,特朗普后于9日宣布暂缓执行针对部分贸易伙伴的高额关税政策。
美媒:特朗普想推卸责任
美联社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令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加剧,而特朗普似乎希望把责任推到鲍威尔身上。
在一份最新民意调查中,美国民众对他们的就业前景更加悲观,同时担心关税成本转嫁到民众日常消费中。据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测算,关税带来的通胀压力意味着美国普通家庭每户损失4900美元。
专家解读
特朗普为什么着急让美联储降息?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李馥伊分析,原因有三:
第一,是为了降低利息支出。截至2024财年末,美国政府的债务规模高达38.5万亿美元,其中联邦政府债务35.5万亿美元。高利率的环境下付息成本明显上升。2024财年,利息支出成为美国政府仅次于社会保障、健康保险的第三大支出。而利息支出具有刚性特征,像“滚雪球”般持续累积。降息则可以显著地降低特朗普政府的融资成本,从而缓解其财政压力。
第二,是为了提振内需。特朗普政府的“关税风暴”势必将抬升进口中间品、消费品价格,美国的居民实际购买力和消费信心将削弱,企业的增资扩产也受到影响。比如,4月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就创近三年最低值,也是该调查历史上第二低值。特朗普政府企图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国内的消费和投资。
第三,是为了扩大自身影响力。根据美国的制度设计,为了让美联储更专注长期的经济目标,不受政府换届选举等干扰,美联储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而特朗普几次三番地威胁换掉鲍威尔,也是想扩大其行政权力边界。
美联储为何不急于降息?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李馥伊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是因为特朗普政府政策带来的高度不确定性。鲍威尔当地时间4月16日表示,特朗普政府在贸易、移民、财政政策和监管四大领域都实施了重大的政策变革,这些政策仍在不断演变,对经济的影响高度不确定,美联储将保持观望。
第二,是因为关税政策对美国通胀的推高可能高于预期。鲍威尔4月16日就强调,目前美国政府公布的加征关税幅度远超预期,其经济效应包括推高美国通胀和抑制美国经济增长也可能同样超出预期。而如果没有物价稳定,就无法实现长期强劲的劳动力市场——这就是说,美联储目前将控制通胀置于充分就业之前,要观望关税政策对贸易、经济、就业等的影响之后,再调整货币政策。
美联储目前面临两难困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李馥伊指出,总的来看,美联储目前面临着两难的困境:
第一种情况:不降息。那么,美债利息将居高不下,对经济内生增长动能形成约束,美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甚至不排除个别季度出现衰退的可能性。
第二种情况:降息。由于美国通胀水平距离回归2%的调控目标仍有距离,并且加征关税措施提高了“再通胀”的风险,降息可能使得通胀再次不受控,并损害美国经济基本面。
重压之下,美联储接下来怎么办?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李馥伊指出,美联储方面大概率会继续观望。
但是,一方面,目前特朗普政府对鲍威尔的“不配合”极度不满,施压力度很大,也在推动最高法院为解雇美联储主席扫清法律障碍;另一方面,美国经济发展后续波动可能较大,经济下行压力可能超过预期,未来一段时期美联储也可能逐步调整货币政策立场、实施阶段性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