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知道一点》|文博寻宝记:古人这么能喝?

长江云新闻  2025-04-18 16:47:29
分享到:

上周的《知道一点·文博寻宝记》,秦代的喜先生带我们去了嘉鱼县博物馆,今天,喜先生要带我们去哪呢?

我叫“喜”,今天这一站,我们来到湖北襄阳谷城县博物馆。有一种说法,传说神农氏曾在谷城一带活动,他在此地品尝百草、尝试种植五谷,教导人们耕种,使得这里的农业生产逐渐发展起来。人们为了纪念神农氏的伟大功绩,便将此地命名为“谷城”。史书则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时封嬴姓为谷伯,建都城于谷山,名为谷伯国,又称谷国。

△谷城县博物馆旧址(来源:襄阳文化旅游微信公众)

△谷城县文化中心,含博物馆新址,2024年10月迁入。(来源:襄阳日报微信公众号)

谷城历史如此悠久,宝贝自然少不了。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在谷城境内的过山、石花、庙滩、冷集等地,先后出土了鼎、壶、盏等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礼器近百件,不少铸有铭文。其中,1983年在谷城县出土的春秋晚期“中阝子鬓”缶就是其中之一。

△“中阝子鬓”铜缶(来源:襄阳博物馆官网)

这件铜缶的特别之处在于,其肩部铸有两行6字铭文:“中阝子鬓之赴(福)缶”。

“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或美称,也用来表示爵位,“鬓”为人名,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这是一个叫中的国一个名为鬓的有福之人的铜缶。

这个叫“中”的国在史上没有明确记载,但也并非无迹可寻。宋《博古图录》和《钟鼎彝器款识》等书中,所收录的著名的“安州六器”记载昭王南征时就提到了“中”。有学者认为,贵族“中”原本就是江汉地区实力强大的部族首领或“中”国的“统帅”,“中”国的封地位于今天的随州境内。

【涨知识】

【缶都是圆形的吗?】

缶最常见的用途是用来装酒或水。为了适合储存液体,也为了方便人们搬运,其造型通常为圆形,就像后来的酒缸、酒坛一样。但也有例外,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冰鉴缶就是方形的。或方或圆,也体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观念。

△青铜冰鉴缶(来源:百度百科)

【铜缶这么大,古人的酒量也很大?】

是,也不是。在文学、影视等作品中,往往给我们一种古人酒量很大的印象。比如,征战沙场的将军举着酒坛喝酒,武松过景阳冈前喝了十八碗酒。一方面,这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另一方面,古代早期的酒多为发酵酒,酿造工艺相对简单,酒精含量较低。像常见的米酒、果酒等,度数通常在10度左右,甚至更低。所以,如果单说量,古人确实能喝很多,但如果换成现代高度数的蒸馏酒,也不比现代人能多喝多少。

△武松喝酒(来源:电视剧《水浒传》)

谷城“中阝子鬓”铜缶的出土,对研究周代汉水流域诸侯国的历史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它不仅见证了当时不同诸侯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也为研究古代的礼仪制度提供了实物依据。

编辑:何山

审核:杜雅婷 杨康

责任编辑 陶多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