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神农架 | 神农架今年首批新生金丝猴宝宝亮相
神农架今年首批新生金丝猴宝宝亮相
每年3-5月,神农架金丝猴进入产仔高峰。神农架国家公园大龙潭金丝猴科研基地传来好消息,近段时间,首批2只新出生的猴宝宝亮相,呆萌可爱。
新出生的两只猴宝宝都非常健康,最大的有13天,最小的3天。这两只新生猴宝宝躲在妈妈怀里,圆圆的脑袋,懵懂好奇的大眼睛向外张望,十分迷你呆萌。为了保证它们的安全和及时发现新生小猴,工作人员每天都需要到林中“探望”。
神农架国家公园大龙潭金丝猴野外研究基地工作人员 刘义德:现在每天差不多要找2到4次左右,因为它生了猴宝宝,这边海拔比较高,差不多有2000多米,怕这个母猴子的营养不足,所以说需要定期看一下。
在神农架国家公园大龙潭金丝猴野外研究基地里,一共有6个金丝猴家庭,每个家庭都由15至16只金丝猴组成,平时以浆果、竹笋、苔藓等为食。由于栖息地海拔比较高,这里春天的脚步来的慢一些,眼下山林里的食物还相对匮乏,金丝猴有时需要啃食树皮充饥。为了给金丝猴增加营养,每天天黑前基地工作人员就会做好“晚餐”,启动“人工补食”措施。
神农架国家公园大龙潭金丝猴野外研究基地工作人员 刘义德:今天的晚餐有苹果、红薯还有胡萝卜。因为胡萝卜有维生素C,还有苹果,都能补充维生素,给刚刚生下的母猴补充一定的营养。
据了解,神农架金丝猴母猴通常两年产仔一次,一次一胎。预计到6月底,神农架大龙潭金丝猴野外研究基地会新增8至15只金丝猴。近年来,神农架森林覆盖面积不断增加,自然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神农架金丝猴从500多只增至1618只。
文明祭扫新风尚 移风易俗更“清明”
清明踏青时节,文明新风拂面。今年清明节,神农架林区在相关部门的积极引导下,更多文明、绿色、安全的祭扫方式正逐渐被广大群众所接受,绿色清明之风在华中屋脊上越吹越盛。
走进神农架林区烈士陵园,松柏苍翠环绕如肃,丰碑矗立巍峨挺拔。神农架林区党委宣传部和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干部职工来到神农架林区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扫活动,赓续英烈精神。在庄严的烈士纪念碑前,全体党员干部手捧菊花,集体默哀,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面对先烈,全体党员一起重温入党誓词。
神农架林区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 龚俊: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好革命先烈以及神农架开发建设前辈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披荆斩棘、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并将其转化为我们在推动神农架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林长办工作人员 李雪莉:今天再次瞻仰了革命纪念碑,我深刻地感受到,没有他们的无私奉献和默默付出,就没有我们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
除了党员干部到现场开展烈士纪念碑清明祭扫活动外,今年神农架林区依托湖北省文明办同步开启“清明祭英烈”线上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神农架林区人民医院医生 李军伟:本来我是准备清明的时候去烈士陵园向烈士献花的,但是因为值班的缘故,我只能在网上的形式向英雄们表达缅怀。
今年群众的祭祀方式也在逐渐被改变,在神农架最大的水池垭生态陵园,神农架林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人员一大早就备好鲜花,免费提供给居民进行祭祀,过往居民纷纷驻足。
神农架林区松柏镇居民 郑英莉:因为之前我们都是用的那种塑料的,污染环境,然后用这个鲜花,漫山遍野的看着非常漂亮。
神农架林区水池垭生态陵园负责人 龚云贵:鲜花祭祀和文明祭祀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文明祭祀已经成为一种新的风尚,像这段时间祭祀的大部分都是鲜花祭祀。
在松柏镇城区内,神农架林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人员走进小区和街道,向居民发放文明祭祀倡议书,号召广大居民清明祭祀时不在街道路口、广场小区、公墓陵园内焚烧冥品、燃放爆竹,提倡居民用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等健康时尚的方式祭奠,自觉树立文明祭祀新风尚理念。
神农架林区松柏镇居民 屈克翠:农村的移风易俗,现在改变得蛮好,像这个鲜花(祭祀)比烧纸、放鞭都很好,这个对森林对防火特别好。
近年来,神农架林区全面营造节俭、绿色、安全、文明的祭扫氛围,今年更是在普及文明祭祀知识,倡导鲜花祭祀、网络祭祀等方面下足功夫。
神农架林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创建科工作人员 周琳:我们在5个居民小区、2个公墓区,还有我们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发放免费的鲜花1000余朵,文明祭祀倡议书800余份,惠及了近2000余名群众,实现了思想政治受洗礼和文明素养双提升,有效地推动形成崇德向上的社会风尚。
劲牌神农架酒业第四届封藏文化节圆满举行
近日,劲牌神农架酒业第四届封藏文化节在神农架林区松柏镇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0名酱酒爱好者、业内人士及各界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感受神农文化的独特魅力,见证传统酿造工艺与现代匠心的完美融合。
在互动封藏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成功封藏的锣鼓声络绎不绝。坛主们进入酒库寻找自己的封藏酒,亲自见证上锁封坛,并在自己的封藏酒前合影留念。
大仓粮油商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胡希瑞:这款酒第一,都喜欢喝,我个人感觉肯定有收藏价值。
邱氏高新节能建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总经理 郑才丽:不仅神农架人要喝这个神农架酱酒,也要传递分享给我们外地身边的朋友,都要喝我们这个神农架的酱酒。
神农架生态酒业有限公司销售总监 彭聪:在个人消费者层面最大的客户,可能封藏了有1万斤之多。
本此封藏酒均采用神农架产区2019年大曲坤沙酱酒,六年陶缸陈酿,结合一到七轮次的不同风格特点,找到最佳比例精心勾调而成。
白酒专家 钟杰:它具有酱香突出、粮香、陈香,舒适愉悦。特别的一个特点就是它芳香浓郁,闻到一杯神农架酱酒,仿佛我们感受到了神农架林区的富氧清风。
据劲牌神农架酒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神农架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它得天独厚的酿酒优势。全年相对湿度75%,年降水量1200毫米,形成了完美的暖湿、清风、富氧小气候,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酿酒打造的天然工坊。在水源选择上,神农架酱酒用水来自黑龙洞岩隙泉水。
贵州省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主任 邱树毅:以它的这样的一个生态的关系,它的水、它的环境,它酿造的微生物的一个聚集,我觉得与这些都密切相关。
本届封藏文化节,主题增加了“文化”二字,在延续经典的基础上,进一步展现神农架地区民俗文化,全面升级焕新体验形式与服务内核,打造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邀八方宾客共鉴封藏之美,亮点纷呈。
湖北省酒类流通行业协会会长 顾虎:从品质、品牌、规模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本届封藏文化节首次面向神农架本地居民开放,通过线上名额抽取发放入场资格,本地居民也可以畅游厂区,近距离观摩酱酒工艺,感受封藏文化魅力,开启一场视听感官、味蕾碰撞与文化交融的非凡盛宴。活动现场还设置神农五谷、刺绣、投壶、飞花令、中医坐诊、中药材展示及DIY调酒等多项体验项目,吸引嘉宾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开启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探索之旅。
嘉宾 张鸿源:玩了羽矢落琼壶、农耕文化和剪纸,其中让我兴趣最大的爱好就是剪纸,我剪出了许多东西,例如雪花、灯笼、狮子。
在DIY调酒区,嘉宾化身“酿酒师”,以神农架原浆酒为基酒,科学配比,调配专属风味。调酒师现场指导,讲解不同原料对酒体口感的影响。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潇 黎波
神农架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