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冶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 167名医疗专家“组团”返乡帮扶
近日,健康大冶专家咨询委员会正式成立,来自武汉的167位大冶籍或曾在大冶工作学习的医疗专家受聘成为委员。这支以“乡情”为纽带的专家智库团队,将通过定期坐诊、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方式,将省级优质医疗资源精准下沉至县域基层,帮助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远”的难题。
在大冶市人民医院骨科名医工作室,58岁的陈阿姨正在进行膝关节复查。过去需要专程前往武汉就医的她,如今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专家的诊疗服务。这种变化源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骨外科主任医师余国荣等专家持续多年的返乡帮扶。
患者 柯女士:“以前经常腿痛,跑武汉挂号也不方便,现在在我们大冶本地医院有余教授来坐诊,我觉得很方便。”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骨外科主任医师 余国荣:“大冶是我的家乡,通过对大冶骨科的帮扶,看到骨科变化非常大,从我开始来只能做一些简单的骨折,到现在基本上省内能够做的手术都可以开展,大部分病人可以留在大冶(治疗)。”
这样的变化不仅发生在骨科。通过前期与省级专家团队建立的十多个名医工作室,大冶市人民医院多个学科都取得了显著进步。
大冶市人民医院院长 冯定柏:“通过三年的帮扶取得了多项的成效。比如我院病理科,通过同济医院敖启林教授名医工作室的帮扶带教,免疫组化、分子病理诊断等先进的病理诊疗技术都能够独立开展,两年来,业务量增长了50%,在此次湖北省三级综合医院重点专科评审过程中获得了省级重点专科的称号。”
为织密基层医疗网络,大冶市近五年累计投入27.8亿元,构建起“一核三翼”的医疗服务体系,同步搭建“武汉名医堂”、“武汉名医工作室”等资源下沉平台,形成“月月有名医、周周有专家”的常态化机制。据统计,现已有67位武汉知名专家来大冶坐诊1437人次,服务群众6万余人次,400台疑难手术本地实施,涵盖心脏介入、肿瘤切除等高难度领域。
新成立的健康大冶专家咨询委员会将省级专家规模从67人进一步扩增至167人,均为大冶籍或曾在冶工作学习的医疗专家,覆盖骨科、心内科、肿瘤科等专科的11个专家工作室在基层医院落地生根。大冶市正以乡情为纽带,推动医联体和健康大冶建设。
大冶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 熊旭东:“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成立,拓展了我市与省知名医疗专家的合作范围,乡情作弦,民医返乡,搭建高端医疗资源下沉通道,是大冶推进健康大冶建设的创新实践。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委员的传、帮、带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提升专科建设水平,全面提升我市医疗机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为基层群众健康福祉注入新动力。”
长江云新闻记者 黄宁 田思鹏 邓思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