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课间15分钟” 看咸宁崇阳中小学校如何“花式整活”
春天的崇阳,蓝天如洗、白云轻飞。
“丁零零……”下课铃响起,湖北咸宁崇阳县第三小学二年级学生高上冲向操场。“我和同学约好要比赛跳绳!我们还可以打篮球、跳格子,能玩的游戏特别多。”高上兴奋地说。
今年春季学期开始,高上和同学们的课程表有了新的变化:课间由原先的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
一段时间以来,“把课间还给孩子”成为广受大家关注的话题。5分钟的“微改革”带来哪些变化?孩子们体验如何?探索背后,有哪些深层次的思考?……带着这些疑问,近日,记者走进了崇阳县内多所中小学,看一看孩子们的课间安排。
跨出教室门,邂逅课间精彩
4月14日上午8点50分,崇阳县第五小学进入课间。六年级学生柳晨朗“闻铃而动”,抱起足球,冲向操场。
“多出5分钟后,时间更充裕,我们就可以组织一场小型对抗赛了,或是进行一些足球技巧的专项练习。”“快来!快来!”跟记者的话还没说完,柳晨朗便被身旁的同学叫回球场。奔跑、传球、射门,足球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欢呼声、加油声此起彼伏,孩子们在酣畅淋漓的运动中,释放激情、放松身心、体会快乐。
在崇阳县第三小学的一个课间,伴着清脆悦耳的下课铃声,同学们从教学楼鱼贯而出。
在老师们的召唤下,同学们纷纷拿出跳绳、篮球、乒乓球等来到操场进行课间活动,瞬间操场被同学们奔跑、跃动的身影所填满。
“作为一位家长,我感觉孩子比以前更热爱运动了,性格也更加活泼开朗,更喜欢与同学老师交流了,变化挺大的。”既是一名老师又是家长的高兴锋欣喜地告诉记者,“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适当的课间游戏和运动,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还能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青少年思维发育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有跳房子、跳绳、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和各类趣味游戏活动,孩子们玩得非常开心。”崇阳县第三小学校长曾良如说。
“小皮球,香蕉梨,马兰花开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操场的角落传来熟悉的童谣,不少学生正在跳皮筋,这是记者在崇阳县第四小学看到的场景。大家站成两列,跟着老师的口令一起在皮筋两侧来回跳跃,动作整齐划一。
在农村学校崇阳县实验中学的校园内,篮球、足球、跳远等活动有序开展,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选择自己爱好的运动项目,放松锻炼。
来自803班的陈佳妮说:“学校开展的课间15分钟体育活动,丰富了我们的课间生活,能够释放压力,快乐学习。”
“学校通过科学划分运动区域,构建起立体化课间活动体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仅实现了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与15分钟课间运动的有效衔接,更将学科知识、安全教育融入游戏场景,激发学生运动热情与自主学习动力,让课间真正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时空。”崇阳县实验中学教务副主任孙小进告诉记者。
记者采访了解到,当前在崇阳县各所中小学校,课间孩子们都能走出去、动起来,强健体魄、愉悦身心。
解锁新玩法,沉浸欢乐课间
“白龙马蹲,白龙马蹲,白龙马蹲完猪八戒蹲……”操场的角落传来熟悉的口令声,学生们围成一圈,正在快乐地做游戏。
如何利用有限空间,让同学玩得尽兴?
崇阳县第三小学校长曾良如介绍:“老师们集思广益,用彩色线条和色块将操场划分成不同区域,设计了‘萝卜蹲’‘跳跳蛙’等多种创意游戏,校园各个角落都被巧妙利用,每一寸空间都萦绕着欢声笑语。”
崇阳县第四小学充分利用每栋教学楼之间的空间,在地面进行文创,将跳格游戏与算术闯关、文学经典相融合,让孩子们在游戏玩耍中学习相关知识。
崇阳县第五小学创新推出的足球操在学生中颇受欢迎,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在操场上踩球、颠球、传球,动作有模有样,玩得不亦乐乎。如果遇上下雨天,学校通过校园广播播放青春动感音乐,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课桌舞,让同学们在教室内同样达到适度运动的目的。
在农村学校崇阳县实验中学的校园内,一场非常有特色的太极操正在上演,起承转合、刚柔并济的太极操在同学们的表演下显得十分娴熟。同学们都表示,练习太极操能让自己心平气和、游刃有余地面对学习和生活,是一个很好的解压和放松的活动。
各校纷纷因地制宜拓展和开发活动空间,解锁新玩法,实现了“小场地大体育”。
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无论是户外的蹦跳玩耍、大汗淋漓,还是室内的兴趣活动、闭目养神,都是课间15分钟的正确“打开方式”。
“自2025年春季以来,崇阳县各校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要求,课间休息时间延长至15分钟。课间延长后,各学校纷纷‘出招’,越来越多的孩子们走出去、动起来。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让孩子们身上有汗,眼里有光。这就是真正实现‘五育’融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表现,更展现出新时代青少年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崇阳县教育局体卫艺股负责人吴丽玲说道。
落实守护策,畅享无忧课间
出现磕碰等意外怎么办、运动累了会不会上课就犯困……记者在和一些家长沟通时发现,虽然家长深知体育活动可以放松身心,但仍有安全、影响学习等方面的顾虑。
“全员都跑起来。”在崇阳县第五小学,同学们以班级为单位围着跑道开展了课间跑步运动。
据崇阳县第五小学相关负责人介绍,班主任和体育教师会全面了解本班学生的健康状况,并在跑步前带领学生进行充分热身,防止运动伤害。教师也将参与跑步活动,并同时承担管理职责,学校将确保每位教师都知晓突发情况处理流程,保障学生安全。
采访中,有老师坦言,保障学生人身安全,是设置课间活动时必须考量的因素。
在其他几所学校,记者也留意到校园许多活动区域内都安装了防护措施,确保孩子们玩得安全。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学生之间你追我赶、磕磕碰碰,都很正常。”据一位老师介绍,学校入学第一课就是教学生如何安全地玩耍,从源头上降低学生课间活动发生意外的可能性。
记者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各学校除了在“入学第一课”上进行安全教育,还采取了课间活动“双保险”措施:一是动态巡查,安排老师在教学楼楼道、楼层拐角和操场各处值守,体育老师指导低年级学生游戏的开展,鼓励老师加入课间活动,担任游戏裁判,为学生讲解规则,保证学生课间活动安全;二是精细分段,15分钟课间的前3分钟统一完成喝水、如厕等活动,最后2分钟整理物品,避免学生过度兴奋影响课堂。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各学校收集碎片时间、串联动静活动,因校制宜对课间安排进行优化调整,引导广大教师按时上下课,积极参与学生课间活动。不仅将课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享受阳光的同时,放松大脑、适量活动、有益社交,还为后续课堂学习做好了充分的身心准备,让学生在校一日学习生活更加张弛有度。

全媒体记者:佘帅兵 陈超 夏飞洋
一审:陈超
二审:黄益民 熊晓辉
三审:全宗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