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在湖北 | 科峰传动:为人形机器人造“关节”
人形机器人如何更灵动?打通关节是关键。在关节的核心部件——减速机领域,湖北科峰传动占据国内市场的30%。眼下,他们生产的减速机即将应用在“湖北造”人形机器人“劳动者一号”上。
近日,湖北省机器人控制与驱动技术创新中心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人形机器人研发团队。他们计划把“劳动者一号”人形机器人身上的33个电驱动关节,更换成科峰传动自主研发的减速机。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罗欣:在这个关节上吃了很多苦头,把我们的研制周期耽误了两到三个月,我们希望能模拟人类肌肉的爆发力运动,需要把这个关节做得更有劲、更轻。
机器人关节的核心就是减速机,用于控制机器人的转向和力量输出。“劳动者”系列人形机器人,别名“大壮”,他们身高1.8米、可负重40公斤至60公斤并实现直膝行走,相比一般展示用人形机器人,“劳动者”对减速机的要求要高得多。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罗欣:我们说(关节重量不能超过)500克,他现在说能做到400克,我们期待这个东西赶快做出来。
湖北科峰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孟弢:一般的展示效果,大概就是拿一瓶水。我们现在设计的这一款,(单手)最高的承载力要达到50公斤,高于一个成年男性的握力,成年人大概就是30公斤。
科峰传动是减速机领域的“隐形冠军”,高端精密减速机占据市场份额的30%。自主研发的微型行星减速器可用于手部关节,行星滚柱式杠用于直线关节,谐波减速器用于旋转关节,在这里,可以“一站式”配齐人形机器人的核心关节。这家老牌制造企业,原本生产的是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部件,2022年进一步开拓了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市场。
湖北科峰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自动化部经理 邓庆元:800多个员工,有200多位技术人员,我们在基础的研究、在不同的层面、不同的技术模块,进行三轮的测试之后,才慢慢地把它形成了一定的标准。
抢抓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的风口,今年3月18日,由科峰传动牵头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20余家顶尖高校及科研院所,成立了我省首个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围绕人形机器人的驱动控制进行科研攻关。同时,依托光谷科创大走廊,以科峰传动为核心开展产业布局,招引人形机器人的软件开发和硬件厂商落户黄冈高新区,打造光谷第九园。
黄冈市科技局局长 杨金叶:导入武汉的科研资源,来补齐自身研发能力不足的短板,通过项目补助、金融支持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实现研发在武汉,生产在黄冈。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骞 胡文超 周航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