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级工”薪酬比肩副总 湖北铺就产业工人成长快车道
产业工人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赢得产业变革先机的关键力量。湖北各级工会创新方式方法,提升产业工人职业技能,为支点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在湖北省产业工人培训示范基地——兴发集团培训中心,集团工会主席李美辉正在和员工们讨论课程改进方案。针对大家提出的化工工艺单元操作、电气操作标准化等问题,进一步优化课程。兴发集团每年拿出6000万元,对12000名产业工人开展终身培训学习。
湖北兴发集团生产车间初级工 代田宇:有利于我们的职业规划,我对未来更加有信心,我会努力成为一名高级技师。
湖北兴发集团工会主席 李美辉:对考试成绩前1至10名,奖励1000元到5000元,对学历提升人员年发放补贴130万元。
2024年以来,省总工会联合省人社厅,选取17个县(市、区)、20家重点企业,开展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行动试点。按照技能培训和竞赛、技能等级评定、能级工资集体协商“三步曲”,打造“培养—评价—激励”全链条机制,让技能有了等级评定的通道。去年以来,全省新增116家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发布50个紧缺工种目录,试点地区探索建立“域内自主评定、域内一体通认、域内规范管理”新机制。在试点县之一的荆州江陵县,华鲁恒升(荆州)有限公司成功获得7个工种的技能等级自主认定资质,让职工在生产车间实现阶梯式成长。
华鲁恒升(荆州)有限公司技能工人 胡一龙:企业自主评价机制,让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提升技能等级,既省时又省力,实现了“干得好就拿得多”的良性循环。
从成长空间到发展空间,省总工会联合省人社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产业工人高技能等级评定的工作方案》。加快实施“新八级工”评定,形成从学徒工到首席技师的八个等级序列,并创新构建‘卅’字形职业发展体系,实现企业三支力量既能在各自领域纵向攀升,也能通过横向流通实现跨领域成长。2024年,20家试点企业评选首席技师14名,特级技师134名。中铁大桥局、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等企业明确规定,首席技师享受所在企业党政副职薪酬待遇;同步推进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实施年薪制、协议薪酬制、项目薪酬制等灵活的工资分配形式,实现“多劳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
武汉腾创网络公司高级技师 胡小忠:职工和公司之间的交流起了比较好的作用,员工更加愿意跟公司一路走下去,让公司的发展越来越好。
中铁大桥局机械化施工分公司塔机经营部职工、特级技师 黄辉:高级技师到了特级技师,又增加了2000块钱的收入,感觉一个质的飞跃,我争取在退休之前成为大桥局的首席技师。
眼下,能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规模以上企业1246家、职工21万人。通过产改,湖北正在加快锻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2024年,全省产业工人共斩获235项省科学技术项目奖,在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中参与度达89.02%。今年,省总工会出台《关于“服务支点建设五大工程”的实施方案》,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勇当支点建设主力军,为支点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庆志 江陵台 通讯员 徐蓉 蒋萍 肖娇 陈开国 陈凯 黎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