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谷城县城关镇:巧用“三小件”筑牢安全防线 基层创新守护百姓平安

云上谷城  2025-04-13 12:03:36
分享到:

废弃饮料瓶装上水,竟成了森林火苗的“克星”;一根橙红色长杆静立水边,危急时刻能拽回一条生命;老墙上垂下的麻绳微微晃动,竟藏着百年老宅的“健康密码”……近日,在谷城县城关镇,这些充满烟火气的“土办法”正悄然编织成一张守护千家万户的安全网。

“小瓶子”灭“大隐患”,废弃饮料瓶变身防火利器

“以前上山祭祖总提心吊胆,现在揣着这个小瓶子,心里踏实多了!”清明节清晨,朱家洲村村民老张在防火点领到灌满清水的废弃饮料瓶时笑道。在各森林防火值守点和山林入口,一个个装满水的饮料瓶整装待发,像一队沉默的消防卫士。 针对传统祭祀和农事活动易引发山火的问题,城关镇推出“一瓶水换平安”行动。全镇在林区入口、公墓等重点区域设立“防火水瓶自助点”,将废弃饮料瓶清洗后灌装清水,免费提供给上山群众。祭祀结束后,只需将瓶中水浇灭火源即可实现“人走火灭”,既环保又高效。此外,镇村两级干部还通过入户宣传、案例讲解等方式,引导群众养成携带“防火水瓶”的习惯。自该做法推行以来,群众在实践中防火意识显著提升。

“一根杆”守护“生命线”,救生杆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夏日的汉江波光粼粼,岸边的绿色救生杆在烈日下格外醒目。“别看它现在安安静静,每年夏天它可能立大功!”邱家楼社区“两委”皮军飞指着江畔的救生杆说道。 为破解夏季水域安全事故高发难题,城关镇在汉江沿岸、水库、池塘等危险水域设置“救命杆”。这些长约6米的竹竿,杆身标注醒目的“救生专用”字样,一旦发现溺水者,岸上人员无需下水即可利用长杆施救,大幅降低救援风险。镇安监办每年汛期前对救生杆进行检修更新,并联合学校、社区开展救生杆使用培训,近五年实现重点水域“零溺亡”。

“一条绳”测“安居险”,老街房屋倾斜监测有妙招

走进青石板铺就的老街社区五福巷,屋檐下垂着的麻绳随风轻摆,像老中医的悬丝诊脉。“这根绳就是我家的‘安全顾问’!”住在老街社区六十年的吴奶奶指着墙面的麻绳说道。 老街明清古建筑群始建于明代初年,面对古旧民居年久失修、结构安全隐患突出的问题,城关镇创新推出“一线监测法”。工作人员在百年老街危旧房屋外墙定点悬挂垂直重锤绳,定期观察绳线与墙面基准线的偏移情况,通过肉眼即可快速判断房屋倾斜度变化。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启动专业评估和加固程序。截至目前,已通过该技术排查房屋50余栋,及时处置隐患点18处,惠及居民300余人,实现“隐患早发现、风险早管控”。

城关镇党委书记魏宏举表示:“安全生产无小事,基层治理需‘见微知著’。我们用‘小工具’解决‘大问题’,用‘土办法’守护‘大民生’,关键在于发动群众参与、注重日常防范。”下一步,该镇计划将“三小件”经验推广至更多领域,同时结合智慧化监测设备,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立体安全网络,持续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通讯员:覃璐

编辑:翟竞|审核:余运超 琚晓青

责任编辑 姜琪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