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湖北石花酒业:数智赋能推动新质生产

长江云新闻  2025-04-12 10:20:51
分享到:

装甑机器人手臂灵活翻转,AGV无人搬运车无声穿梭,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温湿度数据——走进襄阳谷城县石花酿酒股份崭新的智酿中心四期车间,仿佛穿越到“酿酒实验室”。这座耗资5亿元建成的智能化酿造基地,用37项专利和18名工人的“轻阵容”,交出了一份“非遗技艺数字化”的惊艳答卷。

“过去老师傅装甑讲究‘轻撒匀铺’,现在机器人也能复刻这套动作。”技术部部长刘忠军指着正在作业的机械臂介绍,“我们通过3D运动轨迹编程,让机械臂完全模拟老师傅的手法,装甑均匀度误差控制在±2%以内。”这台相当于8人劳动力的设备,仅用35分钟就能完成3立方粮食装甑,而传统人工需要3名壮汉协作劳动,装完这一罐至少得一个小时。

刘忠军特别展示了手机上的“石花慧酿云”APP:“你看,发酵温度曲线出现波动时,系统会自动预警并给出调整建议。这就像给200年的老工艺装上了‘智能导航’。”更令人称奇的是,198项祖传工艺标准被拆解成数据代码,从粮食蒸煮到摘酒,57个环节全部实现“用数字说话”。据介绍,这套“石花慧酿云”系统是企业自主开发的。

在陶坛库区,传感器正24小时监测着2万吨原酒的“呼吸”——温度25.5℃、湿度64%的数据实时投射在可视化管控中心。“以前老师傅要挨个坛子摸温度,现在鼠标一点就能看到酒体的‘心电图’。”刘忠军笑着说。这种“透明化生产”让前来参观的经销商连连惊叹:“原来一坛好酒里藏着这么多科技密码!”

“智能化不是取代传统,而是让匠心更精准。”刘忠军以立体恒温发酵系统为例,“我们用不锈钢发酵舱模拟传统地缸环境,但温度控制精度达到±0.5℃,这是老师傅靠经验难以实现的。”这种“崇古法、敬自然”的智能化改造,让人均年产原酒从12.5吨跃升至100吨,而碳排放却降低了30%。

技术团队还攻克了清洁化生产的难题。“原料全程不落地,丢糟通过密闭管道直接转运,车间的PM2.5比很多办公室都低。”刘忠军指着空中转运廊道介绍。目前,该中心已斩获37项专利,还有24项创新正在申报中。

四期园区的设计暗藏玄机:热能循环系统将蒸汽变废为宝,每年可节约标煤800吨;参观通道与生产现场无缝连接,这种“绿色工厂+全景体验”的融合设计,让古老酿酒业焕发新活力。

“最让我自豪的是,老师傅们验收时说‘这酒还是老味道’。”刘忠军抚摸着刚摘出的新酒,“科技让我们跑得更快,但舌尖上的传统一点没丢。”记者注意到,园区里的观光车搭着一车人员来回穿梭。据工作人员介绍:“如今工厂成了观光地,每天都有八九拨参观团到访,大多是全国各地的经销商。”

参观的人们感叹着:“没想到科技能让酿酒这么‘清爽’,参观一趟下来,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科技的敬畏更多了。”

从“肩挑背扛”到“数字酿造”,石花酒业用四期工程诠释了传统产业升级的样本。“以匠心致创新”,于清代一间小酒馆起步,当跨越155年的酿酒智慧遇上现代科技,这场古老与未来的双向奔赴,正酿出更醇厚的时代滋味。

(长江云新闻记者 廖云翔 通讯员 阮班明 邱晓旭)

责任编辑 张智美子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