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鄂州 | “两山”理念为村民留下“幸福不动产”
鄂州市峒山村:“两山”理念为村民留下“幸福不动产”
正值春暖花开之际,鄂州市峒山村大量游客露营烧烤、打卡油菜花田。近年来,峒山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将优良的生态环境,打造成为当地村民的“幸福不动产”。
春暖花开,鄂州峒山村栖客露营基地,每个周末都会迎来大量客流。即便不是周末,今天也有10多个团队前来赏花、团建。
游客 董燕:“挺好的!让我们身心很放松,在这里让我们回归到自然,很轻松。”
这个备受欢迎的露营基地负责人陈川是一名“90后”。2023年,在外打拼十年后,陈川回到家乡,创办了峒山栖客露营基地。
峒山栖客露营基地负责人 陈川:“我们村有非常优越的自然环境,有万亩的良田、千亩的荷花园、百亩的樱花园,还有十里水杉林,让我更有信心回家做文旅相关的事情。”
峒山村的绿色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守着绿水青山,全村70%的村民却选择外出务工。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峒山村,在参加座谈时指出“农村决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决不能”的殷殷嘱托,峒山村大力发展多种特色种养殖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因地制宜建成万亩水产、千亩湘莲等22个生态农业项目。
湖北春之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联平:“2021年到峒山村来,流转到50亩的土地来进行种植百合和玉米的轮作项目。目前我们每亩地的流转费用是800元,同时我们所有的用工也都是本地的村民,使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来进行这个农业种植活动。”
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湖北省连续多年出台指导文件。峒山村也坚定了走绿色发展的路子,2023年发布“峒山”区域公用品牌,包含三大农副产品和八大旅游场景,远近闻名的“乡愁之地”从此走上了品牌发展之路。
鄂州市峒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衡:“去年我们还在峒山发布了‘峒山’区域公用品牌,用于优质稻米、精品水产品和精细果蔬,也成功申请了‘峒山’区域公用品牌,这将是我们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的新引擎。”
在峒山村,游客们还能看到百年历史的古树、古井和古村落。为了保护好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峒山村深入开展“党员联户·组团服务”行动,通过乡村和社区结对合作的方式汇聚各方力量,努力打造“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的示范村。
鄂州市鄂城区长港镇峒山村村委会主任 占志启:“发展农文旅是峒山的未来,我们结合国营农场和山水乡愁等实际的资源,打造我们的农垦小镇和水乡田园,峒山村还成功创建了国家AAA级景区,我们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游客来我们这里追忆乡愁。”
鄂州99个项目集中开工 泛半导体产业园加速建设
4月3日,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鄂州分会场活动在葛店国家级经开区举行,投资超过30亿元的泛半导体产业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加速建设,将围绕长江存储等半导体制造上下游配套,协同武汉东湖高新区打造泛半导体产业园。
葛店泛半导体产业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项目占地183亩,建筑面积17.8万平方米,主要承接半导体及相关上下游企业,目前已有金源、英韧科技等6家半导体公司签约入驻。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葛店泛半导体产业园设计顾问 张航科:“我们园区主要是针对像芯片、显示、光伏、制造的产业上下游的这些配套企业。对于半导体产业来说,上下游的配套是否齐备,是否完整,对于它的核心竞争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该项目建成后,将与光谷科学岛的创新资源、华星光电、长江存储等龙头企业形成高效协同的半导体产业圈,构建光谷-葛店20分钟半导体产研闭环。开工仪式当天,项目的土地平整工作同步进行,全力冲刺项目建设时效。
中建三局葛店基础设施指挥部执行指挥长 谢冰阳:“我们合同总工期是360天,总建筑面积是18万方,包含有十五座生产厂房、一座动力站,一个生活服务楼和一个后勤服务楼。针对工期很赶的情况,我们都会提前谋划、提前组织,确保顺利完工。”
参与本次集中开工的,鄂州共有重大项目99个,涵盖光电子信息产业、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总投资额293.8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8亿元,同比增长48%。
楚商回乡 共建支点 | 聚焦花湖机场和武汉新城 40多家长三角企业回乡寻商机
近期,鄂州市举行“楚商回乡 共建支点 创在鄂州”长三角区域鄂州企业家返乡创业政策推介活动,与长三角鄂州商会40多位企业家、20名返乡创业代表共谋家乡发展,共享武汉都市圈建设机遇。
在“楚商回乡 共建支点 创在鄂州”长三角区域鄂州企业家返乡创业政策推介会上,鄂州市人社局、鄂州楚商联合会分别与长三角区域商会签署战略协议,各方将聚焦人才返乡、创业孵化、产业协同三大方向,共同发力,推动更多技术、资本回流家乡。现场,围绕智能制造、国际物流、绿色环保等领域有4个项目集中签约。
上海市湖北商会执行会长、上海市鄂州商会会长、上海致昱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魏道兵:“我们每次带回来(参观)的这些企业,实际上都是冲着我们花湖机场和武汉新城的优势来的,就是国际航空物流和先进的智能制造、信息光电子这些企业。(形成)研发在上海、转化放在鄂州、销售从鄂州也可以通达全世界。”
上海市鄂州商会表示,将与长三角地区跨区域联合,共同推动鄂州高端装备产业链升级。活动期间,来自长三角的企业代表们还分别走进临空经济区和葛店经开区开展调研考察。
苏州市湖北商会鄂州企业家联合会会长、九邦传动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 闵朝辉:“在葛店开发区那一块,三安光电是(发挥)一个龙头的带动效应,产业集聚群在那个地方形成,苏州是传统的电子信息强市,在世界上的份额也是占了很高的比例,我们有很多企业家跟这一块相关,所以这一块我觉得未来有很好的结合机会。”
今年以来,鄂州大力推广“1300”创业担保贷款高效办模式,截至目前,全市新增返乡创业336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7亿元;组织开展马兰花创业意识培训30期,结业1025人,拨付培训补贴30.75万元。
鄂州市劳动就业中心主任 姜练军:“利用我们现在的地域之机,我们目前产业链的机会,希望他们能够回来投资。如果他们有投资意向,我们就会对项目进行跟踪,在他们企业建成投产之前,我们来进行工人的培训、岗位的征集,保障用工能够满足他们。”
楚商回乡 共建支点 | 以人才促发展 鄂州市鄂城区6个亿元以上项目集中签约
4月7日,鄂州市鄂城区举行“梧桐星光汇”走进鄂城暨鄂城区“楚商楚才同回乡、共建支点铸荣光”活动,通过校地合作、校友聚力、科技赋能等多元举措,持续擦亮鄂城人才“强磁场”金字招牌。
活动现场,鄂城区与清华大学签署“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建学生实践基地、研究生工作站,并设立“鄂城英才奖学金”,推动校地深度融合。峒山村作为城乡融合发展样板,被选定为校地合作重点研究案例。
乡村建设高校联盟秘书长助理、清华大学乡村建设研究院院长助理 杨琛:“在假期之前跟地方获取相应的一些建设需求,根据需求反过来招募这些学生,针对一些科研,包括一些乡村调研、学术报告、建筑设计、文创产出等等,从学生的力量和高校的力量来助力地方建设发展。峒山村这个地方,我们将共建乡愁学堂,我们后期会在鄂州地区本土的一些品牌建设上,计划跟他们一块做区域品牌的建设中心,把咱们鄂州优质的农副产品推广到全国,甚至全球。”
活动现场,秋林高中校友会正式成立。鄂城区将通过秋林高中校友会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推动人才、技术回流,凝聚校友力量反哺家乡建设。目前已有超千名校友加入,涵盖教育、制造等领域。
鄂州秋林高中校友会会长 伍良田:“通过校友会的成立,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做点贡献。我们到时候还要构建分会,以地域为单位,发挥更多人的光和热。”
以人才促发展,现场签约6个亿元以上项目,中冠国际生鲜冷链物流中心、隆辉新材料等项目将延伸产业链条,助力鄂城打造智能制造与现代农业新高地。今年一季度,鄂城区着力引进含新量、含金量、含绿量的“三高”项目,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6个,总投资242.92亿元。
长江云新闻记者 冉涛 刘璐 全晟 实习生 涂诚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