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新时代的我们|“田埂女秀才”程艳:田园追梦 黄土地里也能刨出“金疙瘩”

长江云新闻  2025-04-10 09:06:23
分享到:

85后新农人程艳返乡创业,凭借敢想敢干的拼劲和现代科技农业理念,带领乡亲们发展生态种植、订单农业,从传统的“人力种田”到“科学种田”,她用科技力量诠释着现代化农业的新面貌,被村民亲切地称为“田埂女秀才”。如今,她的“隽青香米”获评湖北省绿色农产品,家庭农场年产值超千万元,带动就业3000人次。新时代的我们,来看“田埂女秀才”程艳如何在田野间闯出一番新天地。

一大早,咸宁市崇阳县青山镇吴城村村民程艳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今年39岁的程艳,大学毕业后,先后在上海、深圳、温州等地打工。2014年,由于父母突患重病,程艳辞工回家,从此,也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轨迹。

咸宁市崇阳县隽青家庭农场负责人 程艳:既然回来了,就想干出个样子来。我们青山镇水质好、环境好,就想用现代的科技和经营理念,把家乡的农业做起来。

回村后,程艳勤劳好学,借势、借智、借能、借力发展,办起了家庭农场、牵头成立农业科技公司,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订单农业,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同时,将农场划分为生态香米区、水果玉米区、林果药材区、时鲜蔬菜区,培育乡村旅游,引领村民共同致富。为了将农田有效利用起来,程艳还利用冬闲田种植耐寒粮食冬小麦等作物,提高粮食产量,让“农闲田”变“增收田”。

咸宁市崇阳县隽青家庭农场负责人 程艳:我们种的是功能性水稻,具有适应能力强、产量高、抗氧化、不含糖等优点,富含蛋白质、维生素、花青素等营养成分。

为提升效益,2021年,程艳开始试种100亩“贡稻”。“贡稻”虽然产量没有常规稻高,但其独有的特征使其亩产值可达2万元以上。为了种好“贡稻”“超甜玉米”等高效作物品种,程艳请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启发等专家学者到田间地头指导生产,并开展土壤检测,严格按要求施播有机肥和生物农药。高标准、严要求、专业化贯穿生产种植整个过程,程艳的农场也因此成为华农国内指定试点示范区之一。

咸宁市崇阳县隽青家庭农场农机手 舒思建:她虽然个子小,但是她真的敢想敢干,特别能吃苦。别人做不了的她都能做,村里人都特别佩服她。

程艳还在华中地区首家引进超甜水果玉米种植,目前已有奶白、彩糯、黄白粒、纯黑等5个品种,总面积达到500亩,亩产近万元,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目前,公司已在本村和周边村累计流转土地2729亩,实现循环种植达6000余亩。程艳的隽青家庭农场已形成“公司+基地+高校+农户”的产业化模式,“隽青香米”已被农业农村部检验批准为“湖北省绿色农产品”,隽青家庭农场荣获了省、市示范家庭农场。近3年,程艳示范带动大量农户发展种植业,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就业近3000人次,人均增收1.8万元。

咸宁市崇阳县青山镇吴城村一组村民 孙圆民:我在她(程艳)办农场就跟着她打工,工资一年四万多块钱。

2022年,程艳当选咸宁市人大代表;2023年,荣获咸宁市五一劳动奖章;2024年,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入选湖北省“楚天英才计划”乡村振兴人才项目(农村实用人才)。

咸宁市崇阳县隽青家庭农场负责人 程艳:我对农业发展是非常有信心的,新时代赋予了新机遇,我将着力将隽青家庭农场打造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家庭农场,和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

(长江云新闻 咸宁台 蔡静 宁浩德 通讯员 陈慧君 责任编辑 范莉 谢宝莹)

责任编辑 陶多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