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智能化+绿色化双轮驱动 老基地跑出“智造”新样本
近日,湖北省经信厅公布第六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黄石市西塞山区湖北旌冶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选。这家以金属铬为主打产品的企业,凭借“一物一码”智能化立库技术,生产效率提升35%,实现了生产废水零外排。为老工业基地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提供了鲜活样本。
长江云新闻记者 田思鹏:“您手中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头顶飞过的国产飞机,甚至未来可能开上的‘超长续航’电车,里面都含有我手中的金属铬这一关键材料,这种银闪闪的金属被人们称为‘金属维生素’,它能让钢铁不生锈、合金更耐高温,但过去要生产它却像一场‘高难度挑战赛’,上千度的高温熔炼、能耗高、废水废气多,环保压力山大,而今天我所在的湖北旌冶科技的工厂里,正在用智能化改造、循环技术,把每一克铬的诞生都变得‘绿色节能’。”
走进旌冶科技生产车间,工人正在使用自动化设备打包成品金属铬,智能化立库的货架上,数千袋原料与成品整齐排列,每袋都贴着专属二维码。从原料到成品,每袋产品都拥有专属“身份证”。
湖北旌冶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柯敏:“智能化立库会为入库的每一袋原料和最终的产品制作一个专属的二维码,操作人员通过扫描就可以获得其成分信息,这是国内首创的从原料到产品可以实现全程溯源,方便我们实现客户定制化的需求。”
作为传统的金属冶炼业,旌冶科技在绿色减排上也下足了功夫:主要生产线全程封闭运行,废气均采用负压收集;雨水、生产废水经处理后100%回用于母公司振华化学生产线,实现全程零外排。
湖北旌冶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柯敏:“通过引入环保和节能技术,降低我们的生产成本,在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维护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方面,也能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
如今,旌冶科技已成为国内高端金属铬的头部供应商,年产1万吨金属铬,60%直供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领域、15%应用于新能源车特种焊接材料。今年一季度旌冶科技的产线满负荷运转,年产值预计突破8亿元。据了解,西塞山区依托此类创新型企业,正加速构建“高端金属材料—精密零部件—终端装备制造”的特色产业集群。
湖北旌冶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柯敏:“我们在环保技术储备、人才储备、资金筹措等方面具有优势,通过现有设备工艺挖掘潜能,新设备和工艺逐步增加产能,如果下游突然有爆发性的增长需求,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及时响应这个需求。”
黄石市西塞山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副局长 李曼:“我们将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支持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鼓励企业向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培育特钢特色产业集群。”
长江云新闻记者 黄宁 邓思弦 田思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