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2200万元!华中师范大学创教育科技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新纪录

长江云新闻  2025-04-08 16:39:58
分享到:

今日(4月8日),2025未来教育大会——大模型与教育创新论坛举办,华中师范大学与科大讯飞正式签署科技成果转化协议,以2200万元的合同金额落实“多空间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此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单笔金额刷新了教育科技领域的新高,创造了该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的典型案例,标志着华中师范大学在教育科技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能力达到新高度。

在大会开幕式阶段,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刘三女牙教授与科大讯飞教育BG副总裁汪张龙作为校企双方代表,共同签署了“多空间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合作协议。此次合作项目以技术转让的形式开展,学校将“多空间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关键技术”转让给科大讯飞。该项技术是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团队多年研究的重要成果,以人工智能为核心,为师生搭建泛在混合教与学环境,提供数据驱动的备、教、学、测、评、督、管服务体系,打造教与学闭环,满足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新需求,为教学创新、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全面支撑,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此次与科大讯飞的合作,不仅是华中师范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标志性事件,也是全国教育学科的标志性事件。

据了解,未来科大讯飞将与学校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强强联合,持续发挥各自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研发优势和行业优势,共同推动“多空间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关键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未来校企双方将继续深化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合作,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武汉转化落地,推动智能教育技术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深度对接湖北“51020”现代产业集群发展需求,为武汉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提供重要支撑,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现场,华中师范大学还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师说”教师教育大模型。模型采用“1+M+N”智慧教育服务架构,通过大小模型协同,为职前职后教师教育提供多场景一体化服务。该系统构建起覆盖教学模式、师生互动、课堂管理等9大维度,下设38个子类及69项细化指标的教学诊断体系,实现从宏观策略到微观行为的全景式分析。教师可通过自然语言对话,获取分析报告、评价解析及改进建议,管理者可依托院系级数据聚合,精准评估教学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引入的数字人智能体,通过沉浸式对话交互提升系统易用性。

(长江云新闻记者 吴宝洪 通讯员 党波涛)

责任编辑 张智美子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