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清风荆楚·与廉同行∣董必武:一生清廉 反腐先驱

长江云新闻  2025-04-08 16:07:51
分享到:

董必武,是人们熟知的中国共产党重要创建者和早期领导者,也是我国法治建设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反对贪污腐败的先驱,早在90多年前,他就展开了利用法治建设反腐的创新实践。

记者 裴思旎:这封九十多年前的判决书,记录的是我党史上第一个集体腐败案件的审理结果,当时,整个苏区大为震动,毛泽东、项英、刘少奇等人都旁听了公审,而主持审理这一案件的,正是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董必武。

1932年9月,董必武到瑞金中央苏区工作,先后担任中央工农检察委员会委员、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中央党务委员会书记、临时最高法庭主席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等重要职务,组织和参与制定了近二十部重要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开启了苏维埃共和国有法可依的时代,并为之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司法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他参与制定的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发布的《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份反腐败的量刑标准。

董必武纪念馆馆长 夏红梅:“从熊仙壁案件的调查、审理、判决来看,中央苏区已经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司法程序,为赢得民心、巩固苏维埃政权,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展现了我党反腐的坚定决心。”

记者 裴思旎:1945年董必武远赴美国旧金山参加联合国成立大会,这份账单记录了他旅美七个月期间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也记录了他为党为国无私奋斗的革命情怀。

董必武的出席,是中国共产党在多边外交舞台上的首次亮相,也正是在这次大会上,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之一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董必武全程参与了联合国制宪会议,有不少意见被大会接受,并纳入《联合国宪章》之中。他还广泛在美国政界、文化界、新闻界及华人华侨界、留学生群体中开展宣传工作,积极拓展海外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汇聚热爱和平的民主力量。

董必武纪念馆馆长 夏红梅:他不讲排场,仅花25美元购置了一套西服,吃喝也很节省,从来不到餐馆就餐,更多的时候选择住在华侨的家里,他将节省下来的置装费、生活费、交际费全都充公了,再加上爱国华侨的捐款,他为《新华日报》购买了3万美元的印刷设备。

这期间,他掌握的活动经费也不少,但他严以律己、克己奉公,虽手握万金却一尘不染,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董必武都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并以此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人。

记者 裴思旎:翻看董老留下的照片不难发现,在许多重要场合,他来来回回穿着的就是展柜里的这两套中山装,一套灰色一套黑色轮换着穿。这两套服装,至今保存得如此完好,就是因为平日里他根本舍不得拿出来穿。

在董必武的严格教育下,他的三个子女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事待人讲究老实本分,从不提父亲是“董必武”。

董必武故居纪念园讲解员 王佳萍:其实董老身居高位,他的很多亲属也会找到他,让他提供物资、解决工作,董老都是严词拒绝,最后他写了一份通函告诉他们,在机关工作的人员,必须为人民服务,除了法律赋予的职权外,任何人没有特权。

董必武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中华民族的振兴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但他从不以党和国家的“元老”自居,总是把自己比作“配角”“老牛”,他一生都以“甘为民仆耻为官”“新功未建惭高坐”为座右铭,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清廉二字,用高尚作风砥砺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长江云新闻记者 裴思旎 陈超 通讯员 刘璐 郑繁)

责任编辑 张智美子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