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一般!全国城市党媒齐声为保康这个村点赞
群山苍翠春意浓,楚源保康万象新。3月27日至28日,在“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来自全国14个省份的百余名党媒记者齐聚湖北保康,踏访平均海拔1600米的尧治河村。这个昔日偏远高寒贫困山村,如今以年产值45亿元,旅游综合收入5亿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9万元的实绩,向世人展示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
大家亲眼所见,真切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一个小山村创新实践带来的巨大变化。在“‘两山’新画卷 幸福尧治河”新闻采风活动总结交流会上,尧治河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湖北尧治河集团董事长孙开林作了主题发言,与会专家学者分享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沿观察,部分媒体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
中国(丽水)两山学院院长、研究员刘克勤:尧治河村共同富裕的样本具有全国推广意义
我来自“两山”理念的提出地,深知这一理念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习近平总书记20年前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共生的新路径。
我是第一次来尧治河村,被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风以及村民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所深深吸引。尧治河村在绿色转型发展方面的成功实践,是“两山”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写照。
媒体是传播“两山”理念的重要力量。希望各位领导和编辑、记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用生动的笔触、鲜活的画面、真实的故事,全面深入宣传报道“两山”理念的丰富内涵和实践成果,让更多的人了解“两山”理念、认同“两山”理念、践行“两山”理念,为推动“两山”理念的广泛传播和深入实践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为偏远山区村,尧治河村共同富裕的样本具有全国推广意义。中央提倡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生态产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尧治河村的奋斗历程正契合了这一要求。目前我正在做生态资产清单这个课题,尧治河村就是一个样本,只有找到生态发展的平衡点,才能实现乡村振兴向共同富裕的蝶变。
希望全村干群一如既往地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断深化绿色转型发展,积极探索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更多的“尧治河经验”。
湖北党员生活杂志社副社长、高级编辑李新龙: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振兴
尧治河这个偏远高寒的深度贫困村,历经30多年发展,现已成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文明村、全国最美休闲乡村,其转型经验引发广泛关注。尧治河村通过始终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实现了由高寒、偏远、贫困山村到“中国山区幸福村”的华丽蝶变。30多年来,“要苦先苦党员,要死先死干部”的誓言始终贯穿该村发展。年轻人申请入党、干部提拔,都需在福利院服务老人并接受评议。每个党员都是故事主角。尧治河村“两委”通过精准化资源分配、党员责任区制度,在全村形成“我是党员、向我学习,我是党员、向我看齐”的示范效应,相关经验已被纳入全省基层党建典型案例。面对乡村振兴新阶段,希望全国媒体深入挖掘“尧治河样本”,讲好小切口故事,聚焦矿洞转型、福利院考核等场景,展现党建民生融合,提炼可复制经验,总结“共同富裕”“资源转型”“党员干部带头机制”等模式。构建文化传播体系,通过尧文化书院、复兴之路、党建文化场馆等载体,推动生态价值观传播。襄阳融媒体中心(新闻传媒集团)党委书记、主任、董事长杨平:绿色是襄阳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近年来,襄阳市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涌现出一大批在“两山”实践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基层单位,保康、谷城、南漳三个县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级生态村、省级生态乡镇(街道)、省级生态村(社区)批量涌现。绿色已成为襄阳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我们这次选择在尧治河村开展全国城市党媒“‘两山’新画卷 幸福尧治河”新闻采风活动,正是基于尧治河村在“两山”理念的转化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统一的创新路径。
作为汉江流域主流媒体,我们将通过深度融合赋能,用更多元的传播方式,用群众更喜闻乐见的语言,讲好“两山”转化的故事,让“两山”理念在群众心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深刻的认识。
宜春市融媒体中心主任谢小平:讲好“两山”故事 传播生态强音
宜春是生态大市,始终把“两山”理论宣传作为头等工程、头号工程来抓,抓策划、抓传播、抓精品、抓活动、抓监督,形成特色。去年,我们以江西大鲵为题材,历时近一年拍摄,制作成1小时的电视纪录片,获得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宜春市是江西省唯一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新闻奖的设区市,这在我国设区市也是不多见的,其中生态文明题材是我们获奖的重要来源。
截至2024年,宜春市共创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3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4个;宜春200个乡镇中有148个省市级的生态乡镇,这其中,主流媒体的舆论宣传引导贡献了重要力量。
开封日报社党委委员、副社长,《开封日报》执行总编辑蔡小俊:以“两山”理念为指导 讲好生态环保故事
多年来,《开封日报》一直将焦裕禄精神作为永久的精神动力,持续关注兰考生态治理、绿色发展的实践,先后推出《兰考乐器奏响农民致富的幸福乐章》《焦裕禄干部学院的“三件宝”》《从联系点到示范点》等一篇篇重磅报道。
我们还先后联合全国五省九市党媒推出“从焦裕禄走过的地方,看焦裕禄精神的弘扬”大型主题报道。《开封日报》将坚持以“两山”理念为指导,立足开封实际,讲好生态环保故事,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城市党报研究》编委会副主任丹东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总编辑宋月华: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党媒力量
作为党媒人,我们既是“两山”理念的传播者,更是践行“两山”理念的见证者、参与者,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架起媒体、党委政府、专家学者、基层社会组织的连心桥,持续广泛宣传以尧治河为代表,全国各地在践行“两山”理念上的成功经验和特色做法,用心记录生态中国的壮丽征程,用情传播绿色发展的响亮声音,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党媒力量。
尧治河村作为曾经的矿村、如今的“中国山区幸福村”,在践行“两山”理念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实践样本。通过此次采风活动,我们希望各位媒体朋友能够深入挖掘尧治河的宝贵经验,用生动的笔触和鲜活的画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两山”理念的实践和创新成果。
《城市党报研究》杂志社副总编陈全:对外讲好襄阳的精彩故事
100多位记者参会,其中副总编以上有30多位。这充分体现了大家对《城市党报研究》杂志社工作的关怀,对生态文明宣传工作的关心,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爱。
新闻行业奉行“坚持到一线采访”,在这短短两三天的实地采访中,我们真切感知到了尧治河人开山筑路、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感知到了他们红色引领、转型发展的文化自信,感知到了他们践行“两山”理念、追求共同富裕的行动自觉。
本次采访时间虽短,但令人难忘,我们共同经历了这片土地上春天的生机、秋天的收获、冬天的瑞雪。更让人难忘的,是采访团从抵达襄阳机场、保康县站起,就感受到了襄阳融媒体中心、尧治河村同志们如夏天般的接待热情和工作干劲,是你们给了我们几天经历四季的难忘经历。
《城市党报研究》杂志社将与党媒同仁一起,用心记录、真情传播,对外讲好襄阳保康尧治河的精彩故事。
《人民日报》记者吴君:尧治河彰显了一个老典型与时俱进的时代价值
我是第一次来到尧治河村,但《人民日报》已多次宣传尧治河这个典型。第一次应该是1998年4月21日第11版,报道了尧治河村的故事,标题是《奇迹在深山峡谷中诞生》。关于孙开林的第一次报道,应该是在1999年6月24日第11版,以《高路云端奔小康》为题,报道了孙开林的故事。最近的宣传,是2023年5月29日的《人民日报》用大半个版面刊发的《尧治河村的幸福画卷》。
在来尧治河的路上,新闻单位的同事介绍了一个数据,我感到很震撼。尧治河村每年游客接待量10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亿元。像这种典型,在全国是很少见的,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这个典型是很难得的。
在采访过程中,听了孙开林同志的介绍,感觉尧治河村经历的四次转型都非常经典。第一次是通过修复矿山,把环境保护好了。第二次是利用矿洞,把资源利用起来了。第三次是制度创新,发展好旅游产业。第四次是文化赋能。尧治河村的一村十馆、山区变景区,擘画了未来的文化引领。一村十馆的文化实践超越了简单的文旅融合,实质是构建乡村价值再生产体系。
通过文化空间的再造,尧治河村将地方性知识转化为现代精神产品,实现了从物质富裕到精神共富的跃升。这种文化自觉为乡村注入了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尧治河村彰显了一个老典型与时俱进的时代价值。
尧治河村干群传承楚人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和奋斗精神,找到了一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好机制。媒体对尧治河村发展历程的观察与思考,展现了对当代中国乡村振兴的深层探索。尧治河村从贫困山村到生态发展、共同富裕村的转型路径,蕴含着值得深入挖掘的乡村振兴方法论。
中共十七大代表,十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保康县尧治河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湖北尧治河集团董事长孙开林:
感恩奋进 续写“两山”新篇章
回顾尧治河村的发展历程,我们深知这一切都离不开“两山”理念的指引,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在此,我要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尧治河村发展的人表示衷心的感谢!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继续坚定不移地践行“两山”理念,不断探索创新,推动尧治河村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矿山修复、植树造林等工作的投入,让尧治河村的绿水青山更加美丽。这是我们对“两山”理念中生态优先原则的坚守,也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担当。我们将持续推动产业升级,发展壮大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绿色能源等产业,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让村民们的收入持续增长。在“两山”理念指引下,对产业发展模式的不断优化和创新,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村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尧治河村就是要依托绿色高颜值、生态新气质,托起“中国山区幸福村”的金字招牌。未来,我们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谋定中国山区幸福村建设目标,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战略抓手,系统推进矿洞经济、全域旅游、生态富民三大核心战略,统筹实施山区生态涵养、矿区转型发展、生活区产业生态化协同发展的新格局,着力打造鄂西北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先行区。
来源:《襄阳日报》
编校:丽丽
责编:赵硕
审核:秦志鹏
终审:李广儒 李运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