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活力武汉 创新之城 | 融合创新 聚链成势 武汉大健康产业高地加速崛起

长江云新闻  2025-04-07 22:00:02
分享到:

2025年第七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将于明天(4月8日)在武汉开幕,来自全球18个国家地区的近700家企业齐聚江城,展示大健康产业前沿成果。作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武汉以创新融合为支撑,通过产业链协同发力,助力湖北加快打造世界级大健康产业高地。

这是全球首款子宫内膜癌无创检测试剂盒,由武汉凯德维斯生物研发生产,今年初已经获批上市。这款产品,只需要采集宫腔脱落细胞,就能实现子宫内膜癌精准筛查,让女性告别刮宫痛苦。

武汉凯德维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 杨帆: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以及经济的负担,将形态学的检测提升为分子层面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超过90%,远高于现在我们传统的有创活检和病理检查。

这款产品之所以能“全球首创”,得益于武汉大健康产业的融合创新生态。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丁领衔的武汉同济医院团队,将临床发现的诊断痛点转化为研发课题;而为了让研发成果尽快落地,武汉给予了1000万元人才资金,助力团队成立凯德维斯生物公司,加速技术攻关。

武汉凯德维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 杨帆:这边提出临床需求,这边进行工程攻关,然后再到园区寻找原料的供给,最终形成了一个研发的闭环。

依托13家三甲医院和3600家非公立医疗机构的临床资源,武汉医疗机构和企业打破学科与技术的壁垒,瞄准临床需求精准发力,让人体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系统、微创心肌旋切系统、脑机接口等一批世界级创新成果加速落地,仅2024年,就有44项三类医疗器械上市,4个一类新药冲刺上市。

湖北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孙俊聪:武汉拥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武汉大学医学部等12所高校的医学院系,有一批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集群,形成了从基础的研究到临床的转化全链条的创新人才的矩阵。

立足优势生态融合创新的同时,武汉也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培育产业主体。在禾元生物武汉工厂,金黄的稻米经过10多道工序,变身为一瓶瓶人血清白蛋白。“稻米造血”,从“天方夜谭”的概念,到实现商业化量产,禾元生物走了二十年。

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代常:可以改变从血浆提取的历史,同时也改变我们国家长期依靠进口的局面,持续发力来扩大生产能力,能满足真正做到完全替代进口。

针对生物医药研发周期长、投入费用高且成功率低的特征,武汉打造全链条护航体系:对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投入给予补贴,建设服务中心,提供注册检验、临床试验等“一站式”服务,设立一批百亿级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

湖北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孙俊聪:武汉发展大健康产业是一个连续的一贯的过程,整个从政府到投资到企业,都是一个面向未来面向长期的稳扎稳打的过程。

眼下,武汉生命健康企业已经突破4500家,近200家企业跨越“死亡谷”,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2024年,武汉生命健康产业营业收入突破5500亿元,力争到2027年突破8000亿元,初步建成国际医疗创新高地。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悦 陈芳芳)

责任编辑 吴松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