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再来五天假期!
🌲
此时此刻,大家都坐在工位上了吗?
不舍假期啊。
假期结束的信号之一,是昨天下午,收到武汉交警发布交通出行提示:目前武汉站周边道路车流量较大,车辆通行缓慢,请市民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与此同时,社交平台上刷到汉口站的巨大返程人流:
“武汉哪里都一亿人”
赏花游目的地,武汉热度最高
同程旅行平台数据显示
清明假期赏花游目的地
以武汉热度最高
武汉东湖樱花园
是全国热门赏花目的地TOP1
另外热门景区还有
晴川阁、黄鹤楼
湖北省博物馆和
武汉动物园
这个清明假日的人流量爆棚,从假期前一天晚上开始。
4月3日,武汉轨道交通线网客运量达541.61万乘次,位列线网历史第三高,相较于前一天增加100余万客流量,是今年第三次进入“500万+”。
客流前五名依次为:2号线汉口火车站、4号线武汉火车站、2号线江汉路站、4号线武昌火车站、2号线中山公园站。
📍东湖绿道、东湖落雁景区(图/东湖绿道、铭铭)
清明节假日,东湖风景区旅游接待总人数为近三年最高,116.50万人次,同比2024年增加25.58%,是2023年的2倍。
换句话说:东湖比往年更火了!
📍 江汉路步行街、江汉路地铁站内(图/山竹馅儿的、cgsss)
📍江汉关广场(图/亖万冇卌)
“武汉到底来了几亿人?”“2亿人在江汉路,还有1亿在路上!”
清明假期期间,江汉路步行街的人海持续刷屏,太壮观了!
📍黄鹤楼红墙(图/菜心)
黄鹤楼景区,3天接待游客近12万人。其中,4月5日黄鹤楼景区发布承载量预警,提醒游客错峰出行。
4月6日中午,央视新闻直播间聚焦武汉黄鹤楼景区假日人气旺,持续一分多钟。
入夜后,武汉最网红的机位之一黄鹤楼红墙附近,依然人潮汹涌。热心网友建言献策:站远一点,镜头向上拍,也很出片。
📍鹦鹉洲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图/李十八、养猫的郭芙蓉吖)
来了武汉,看看大桥,把两江三镇的风景尽收眼底。“桥游”这一旅游方式,也在清明节火了。
市民们惊讶地发现,夜里走在武汉长江大桥上的人络绎不绝,打卡鹦鹉洲长江大桥的人站满了江滩,直到22点大桥熄灯了才走。游客们太会玩了!
📍湖北省博物馆(图/摘走星星、湖北省博物馆)
假期期间,省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编钟演出加演,以满足游客游览需求。
3天省博接待观众9.8万人,其中省外游客占八成以上。8点半就大排长龙的盛况吸引了新华社的关注,4月6日,新华社10集系列专题《网红博物馆的流量密码》报道《湖北省博物馆:一开门就有观众一路小跑直奔“国宝”》。
📍木兰草原(图/黄陂文旅、Mr尼特罗、木兰草原)
7.6万人,在木兰草原微度假了。
白天露营,巨型风筝秀刷屏朋友圈,晚上“醒春派对”万人合唱,大型实景演出《花木兰·云中战歌》回归开演,演出场场爆满。
⛺️
央视一天五次聚焦武汉
带全国观众沉浸式踏春赏花
4月6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五度聚焦武汉春日盛况
带全国观众沉浸式感受
武汉赏花的魅力
除了上面提过的黄鹤楼、湖北省博物馆
还聚焦了樱花及光谷空轨
武汉花博汇
与此同时
云雾山、东湖樱花园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汉阳公园里
处处是赏花人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图/程想、翟琼)
今年小长假,园内3000株牡丹、娇俏红艳的山茶、4米高的杜鹃花瀑与缤纷桃花、晚樱竞相绽放。
听武汉爱乐乐团演出、剪牡丹纹样的剪纸、徜徉花海拍美照…… 清明假期,武汉植物园迎来3万名游客,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
📍汉阳公园(图/Raveran)
清明节假日,汉阳公园的牡丹园里,30多种、500多株牡丹,目前盛开得可太好了。
不仅有“网红”品种荷包牡丹花,今年还特别引进了「黑夫人」,增设了漂浮牡丹花盆和夜光牡丹,美丽!
📍云雾山(图/云雾山)
清明假期期间,云雾山杜鹃花海100%盛开,三天吸引总人数8.9万人。
接下来,4月中旬~4月底会新增主打乘索道缆车空中赏花,看山顶花洋怒放的花海,期待!
📍木兰不夜城(图/木兰不夜城)
这个假期,木兰不夜城景区再次上演“人从众”模式,三天接待游客4.8万人次,民宿酒店提前一周就被订空。清明假期正值郁金香、油菜花盛花期,成片的红、粉、黄、橙花朵绘成春日画卷,花期预计至四月中旬,游客可错峰出行。
📍东西湖郁金香公园(图/东西湖郁金香公园)
东西湖郁金香公园里,郁金香晚花品种、角堇、冰岛虞美人、金鱼草、毛地黄、飞燕草正在盛放,游客们坐在草坪上露营、打卡,看风吹麦浪,惬意度假。
回顾完上面这些
仿佛跟着游客在武汉玩了一趟
又度过了一次清明小长假
掰指一算
只需要再上19天班
就又能迎来小长假了
期待和人山人海
再次相见在武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