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湖北造 | “汉川童车”海外火出圈 重新定义中国制造
近日,汉川童车火出了“圈”,被300多家外媒竞相报道。“汉川童车”年产930万辆,出口欧盟、北美、东南亚等地的43个国家和地区。汉川以“产业地标”进入全球视野,“口碑出海”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一起去看看。
清明假期,孝感汉川市的这家童车厂,产线依旧火热,一批批婴儿推车陆续下线,即将发往欧洲。
湖北睿智儿童用品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 高敏:从正月初八开工到现在,每天产量是3000台,订单已经排到了今年8月份。
眼下,汉川集聚了近200家童车生产企业,每两分钟就有一辆童车下线,年产量达到930万辆。2024年出口额有5838.2万美元,同比增长35.7%,产品远销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
可就在两年前,汉川童车还是另外一番景象,不少企业都是代工为主,利润低下,为了生存企业互打价格战,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整个行业一度陷入困境。
湖北天瑞天成工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罗刚刚:都吃过亏,那些品质差的还是卖不动的。
为了跳脱出“狼多肉少”的困境,不少企业开始将目光瞄向“出海”。为此,当地政府组织童车企业参加国内外的各种展会,到欧洲、美洲等国家实地考察,掌握当地用户的生活习惯和使用需求,企业开始针对不同区域的客户开展定制化产品研发。
湖北睿智儿童用品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 高敏:比如说俄罗斯非常寒冷,常年有结冰,路面是很滑的,我们就去做那种大轮子,减震、耐磨,所以慢慢就打开了海外的市场,基本上占每年生产的40%左右,利润点要比原来要高出2至3美金左右。
搭建起配套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也是汉川童车破局的路径之一。目前,汉川已经聚集了48家配套企业,在汉川,3小时内可配齐一辆童车所有的零部件,这种“毛细血管式”的产业集群,让汉川童车的成本比其他地方节省了四成以上。把价格打下来,成了汉川童车占领市场的一大利器。
湖北睿智儿童用品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 高敏:像有些沿海地区,它的一些塑料件什么的,需要去另外一个地方去进货,就产生一些运输的费用。汉川现在基本上可以做到一个产业链全覆盖,所有的原材料都可以自给自足,消费者购买的时候性价比比较大。
海外抢市场,过硬的质量是关键。汉川11家童车企业联合制定了优于国标的“汉川儿童推车评价规范”团体标准,很多生产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质量检测实验室。布料环不环保、管材结不结实,都由专人把关。企业对品质的追求,也得到了政府加持。
孝感汉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股股长 肖俊勇:邀请技术专家,包括从原材料、生产、技术,这方面怎么改进,每一家都会给一个方案,鼓励企业对新研发的产品进行自我保护,全部申请专利。
从“幕后代工”到“品牌出海”,汉川童车撕下了曾经的廉价标签,重新定义了中国制造。眼下,汉川童车已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逐渐形成有行业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孝感汉川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副主任 聂飞:今年一季度,汉川童车实现出口1076万美元。接下来,我们将对童车技改扩能项目给予补贴,同时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力争三年内实现童车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出口7000万美元以上。
(长江云新闻记者 曹文超 汉川台 赵力 宋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