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风清景明 | 青山伴归尘 湖北6万逝者选择生态安葬

长江云新闻  2025-04-05 19:26:01
分享到:


清明时节,湖北各地兴起生态安葬、绿色祭扫新风,无烟无碑,唯有青山绿水长伴。

在武汉石门峰纪念公园,26位逝者以别样的方式回归自然,绿色的草坪、盛放的鲜花,成为逝者永恒的陪伴,也见证着环保理念的生根发芽。这是陵园举办的第十届公益生态环保葬活动,10年来,已为2000多位逝者举行安葬仪式。

武汉市民 褚徽:本来我们就是从自然来的,所以说最终融入自然,这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又环保。

数据显示,自1997年武汉市推行生态环保葬,全省累计已有6万多名逝者家庭选择了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等生态葬。在汉阳区扁担山公墓,礼仪师将逝者的骨灰安葬在大树之下,逝者家属手捧鲜花,送别亲人最后一程;在孝感,当地民政局将16名逝者的骨灰放在可降解环保材料盒中,落葬花坛。

武汉市民 宋先生:国家提倡的就是厚养薄葬,在生前我们要好好地孝敬。

孝感市民 黄建兵:骨灰作春泥,花开即重逢,这种寄托哀思的方式更好。

孝感市孝南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魏纬:认真做好“逝有所安”的基本民生保障工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殡葬服务需求,打造集人文关怀、生态保护、回归自然为一体的绿色殡葬新风尚。

除了安葬形式,祭扫礼仪也掀起了绿色新风。在湖北,鲜花祭扫、植树寄情逐渐代替了焚香烧纸、燃放鞭炮。恩施建始店子坪村在村文化广场设立了“文明祭祀置换站”,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村民将纸钱兑换成鲜花祭奠亲人。

恩施州建始县龙坪乡店子坪村一组村民 周赐雄:插花这个事很好,周围的环境都很清爽,对于老一辈也是很好的纪念。

没有墓碑的纪念,也催生了新的寄托方式。湖北不少墓地开通了代客祭扫、云祭扫服务。在襄阳老河口,陵园工作人员统一摆放花篮、诵读祭文、鞠躬致敬,代表无法到场的家属表达哀思。在孝感安陆,学生们登录“中华英烈网”,在云端追思先烈、致敬英雄。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庆志 管根稳 黄玉 罗峰 陈凯歌 宛宇 建始台 应城台 江陵台 保康台 大悟台 老河口台 安陆台 巴东台 浠水台 通讯员 胡晋)

责任编辑 王佳薇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