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赏花经济”让乡村“颜值”变“产值”
春暖花开,东风拂面。襄阳各地陆续迎来盛花期,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尽享春日美好时光,各地赏花、采摘、春游等活动不断,“春日经济”不断升温。
春分将至,茶冒新芽,在南漳县肖堰镇周湾村,“茶产业+生态游”的新模式,为游客带来了四季皆宜的乡村旅游新体验。
游客 刘茜月:“今天和同事们一起来到了美丽的茶乡周湾,一路上感觉这里的生态保护得非常好,一片绿色让人心情非常舒畅,是旅行的好去处、好选择 。”
为突破传统茶旅的季节性限制,周湾村还通过科学规划茶园景观,套种了上万棵樱花树,打造全季节旅游体验,让游客在不同时节都能感受周湾的别样美丽。自今年开春以来,周湾村景区的游客量日均同比增长50%,实现了以茶兴产、以茶促旅、以茶富民的茶旅融合发展。
襄阳南漳县肖堰镇周湾村村委会工作人员 余正菊:“三月赏花、四月采茶,所有的游客们来有的玩、有的看。”
枣阳刘升镇油坊村,柰李种植基地成了花的海洋,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游客 答理莎丹:“这里的花特别美,和三五好友一起踏春赏花,我的心情特别舒畅。”
油坊村地处刘升镇东六公里,以丘陵地貌为主,适宜果树种植。2017年以来,当地因地制宜种植柰李,并稳步扩大规模。如今,柰李产业已成为油坊村的特色产业,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襄阳枣阳市碧盛庄园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经理 程涛:“种植柰李1000多亩,果品质量非常好,深受市场欢迎。去年销售额近300万元,我们常年请周边村民来果园务工,支出工资近100万元 。”
樱桃花开引客来。早春三月,南漳城关镇漫山遍野的樱桃花开满枝头,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吸引着远近游客前来赏花、打卡。
游客 闵桃:“好几年都没有来了,今年刚好在家,就特意专门上来看一下,特别喜欢这里的景色。”
南漳大山村的樱桃种植历史悠久,樱桃树已成为当地村民的“摇钱树”,不仅带动了樱桃产业的发展,还促进了农家乐、民宿等旅游相关产业的兴起。
襄阳南漳县城关镇大山村农家乐负责人 万鑫:“每当樱桃花盛开的季节到樱桃成熟的季节 ,是我们这游客最多的时候,也是我们最忙的时候。”
以花为媒,大力发展“春日经济”。近年来,南漳加大对樱桃种植产业的规划、帮扶力度,充分利用生态和种植优势,打造樱桃林生态游。
襄阳南漳县城关镇宣传委员 王培培:“在大山、马家嘴、榆树林等村发展樱桃种植5200多亩,目前挂果有收益4000多亩,年产樱桃80余万斤,收入600余万元。 ”
春分时节,宜城板桥店镇上湾村7000亩桃花竞相绽放,成片的花海与青翠的山峦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动人的春日画卷。
襄阳宜城市板桥店镇上湾村4组村民 王远龙:“现在种的有个30多亩地 ,一年弄个 20多万块钱 ,感觉还可以。 ”
因地制宜发展桃、李产业,推动农旅深度融合,眼下,林果产业已成为上湾村集体增收、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襄阳宜城市板桥店镇上湾村党支部书记 余善林:“每年最早一批就是油桃 ,(村里)每户在果树里面 ,大概一年(收入)在10-12万元左右。”
春日的南漳城关镇大堰冲村,300亩油菜花随风摇曳,美不胜收,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踏青赏花。
游客 周琦:“像油画一样,我们在这里拍了很多漂亮的照片。”
灿烂的油菜花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致富的新希望。前两年,这片300百亩油菜花田还是一片闲置田,当地通过“稻油轮作”,昔日的“冬闲田”变身“致富田”。
襄阳南漳县城关镇大堰冲村党支部书记 廖楚军:“通过这三年来的(油菜)种植 ,去年是200多亩,今年又增加50多亩,突破了300亩。这样给我们当地老百姓带来了50多人就近务工岗位,使老百姓每个人能增收2000多元。 ”
襄阳南漳农家乐经营户 郑昌青:“自从油菜花开了,我们这里吸引了好多游客,来我们这吃农家饭的也很多,每天有四五桌、五六桌。来的主打都是吃的腊蹄子、腊肉,我们的南漳特色 。”
“浪漫桃花 魅力东郊”。枣阳环城街道办事处举办美丽乡村游活动,规划多条赏花线路,以花引流、以花兴业。
襄阳枣阳市环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周端武:“我们提供古风汉服、露营场地和设施 ,同时还精心准备了丰富的文艺表演、书画表演、非遗民俗文化体验、特色农产品展示,多方位展现东郊村的田园风光和民俗风情。 ”
“花经济”始于花,又不局限于花。姚庵村利用花资源,对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提升,串联起农文旅融合的“根”,也给了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的机会。
莫家食堂负责人 张荣:“因为这个赏花季到了,对我们的农家乐也是一个很大的提升 ,一天大概接待有100多个客人 ,人均(消费)在七八十块左右。”
以花为媒,推动多业态在乡村深度融合。截至目前,赏花经济已带动姚庵村200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增收近3000元。未来,姚庵村还将进一步扩大村集体经济规模,整合更多乡村全面振兴资源,留住更多的村里人、村外人共同建设和美新姚庵。
襄阳市襄城区尹集乡姚庵村党委书记 吴兴兰:“打造一些农事体验,包括一些太空舱、民宿。同时,我们在做一些文旅产品和农副产品,从这两个方面,让赏花的流量增加我们村里的集体收入。”
长江云新闻记者 甘泉 张雪晶 李晓雨 廖云翔 襄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