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泪目!湖北73岁老人终于找到“沉睡”72年的英雄父亲

长江云新闻  2025-04-05 15:19:51
分享到:

“我今年73岁了,我今天终于找到父亲了!”4月5日上午,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内庄严肃穆、松柏苍翠。一场相隔72年才再次相见的父子认亲正在进行,长眠地下的是“22岁”的烈士父亲,头发花白、泪眼婆娑的是73岁的儿子。这对父子跨越时空的相认,感动了沈阳城,也感动了全网。

父子时隔72年重逢

纵使相逢应不识

4月4日下午,退役军人事务部发布最新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鉴定成果。其中,烈士方金耀与湖北麻城73岁老人方汉炳确定为父子关系,这是湖北首个通过DNA比对找到亲人的志愿军烈士家属。而几乎在成果发布的同一时间,长江云新闻记者陪同方汉炳老人北上祭奠父亲的航班也落地沈阳。

方金耀,男,麻城县白果公社麻溪河大队方家河人,1931年11月生,1952年8月参加革命,志愿军二十三军七十三师二一八团一营二连四班机枪手,1953年6月在朝鲜281.2高地战斗中牺牲,年仅22岁。经典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成,其原型正是方金耀的战友。

73年前,方金耀离开家参加抗美援朝时,方汉炳仅仅刚出生3个月。一年后,在抗美援朝即将胜利的前夕,方金耀不幸牺牲,父子俩自此天人永隔,而比天人永隔更绝望的是,72年里,方汉炳连父亲的尸首都不曾见过。两万六千多个日夜里,方金耀的家人日思夜盼、肝肠寸断。然而,母亲没等来儿子,带着遗憾去世了,妻子没等来丈夫,带着无奈改嫁了。

而此刻,儿子方汉炳终于在今年清明节等来了父亲,只不过已经一个甲子过去了,一个人的大半辈子也过去了,当初那个襁褓中咿咿呀呀的婴儿,此刻再站在父亲面前,已经是两鬓斑白、风烛残年的73岁老人了,岁月的痕迹诉说着战争的冷酷与无情。

一捧故土一杯酒

父子相顾惟有泪千行

5日上午,73岁的方汉炳带着妻子和孙女,在长江云新闻记者的陪同下,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与烈士方金耀相认。

“爸爸,我以后每年清明都能来看您了!”跨越千里,再次与找了72年的烈士父亲重逢,在纪念碑上找到父亲名字的一瞬间,方汉炳刻满皱纹的脸上,骄傲自豪与悲痛欣慰交织叠加,千言万语只能化作泪如雨下。

方汉炳、方汉炳的妻子以及孙女,朝着刻有父亲名字的英雄纪念碑鞠躬,默哀一分钟后,方汉炳颤抖着献上三样东西——父亲生前最爱吃的饼、亲手倒的一杯酒以及家门前的一捧土。“奶奶说你爱吃米粑,我们特地给你做了。”甚至都不知道父亲长什么样的方汉炳,却一直都还记得父亲最爱吃的东西。掏出从家乡带来的特产一一摆放,在父亲的墓碑前,方汉炳早已泣不成声,鼻涕裹着眼泪俱下,嘴巴里呢喃着无法辨识的话语,仿佛沉浸在一个只有父子二人的世界里。73年的离别,72年的寻找,一路的颠簸坎坷,终于在这里,在这一刻苦尽甘来,有了归宿。几乎穷尽一生都无处安放的情感,终于从今天开始有了具象化的寄托。

从湖北麻城出发前,方汉炳特地从自己家门口装了一捧土放进行李箱,“宁要故乡一捧土,不恋他国万两金”,家乡的泥土,跨越了72年、2000多公里,终于来到了烈士方金耀的身边,让这个22岁的湖北孩子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霜终于回到了家乡的怀抱。

“带的饼和酒,我也分给了陵园的其他烈士,我要让爸爸的战友们,也尝一尝我们麻城的特产。”在父亲面前,73岁的老人方汉炳又高兴地像个孩子,一个终于找到父亲的孩子。方汉炳轻轻抚摸着父亲遗骨所在地宫的图片,一遍又一遍,望眼欲穿,眼含热泪地告诉大家:“国家没有忘记他们,我放心了。”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父亲虽然安葬在离家很远的沈阳,但方汉炳表示,父亲是为了保卫祖国而牺牲的,烈士陵园理应是他的归宿,更是他最耀眼的军功章,路虽远,但自己不怕山高路远,可以每年来看父亲。

一群吉林的“红领巾”

素雅陵园里唯一的一抹鲜艳

烈士方金耀和方汉炳的故事,让烈士陵园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感动,更感染了一群从吉林远道而来缅怀先烈的小学生。

“孩子们,敬礼!”现场,带队老师一声令下,100多名来自吉林的小学生,身着整齐的校服,胸前鲜艳的红领巾被微风吹起,成了整个烈士陵园里,一片素雅庄严中的唯一一抹冲击眼球的鲜红色。他们手捧菊花,齐刷刷地抬起右手向方汉炳及其家人敬礼,向烈士遗属致敬,稚气未脱的脸庞上写满了坚毅。

抬起的是稚嫩的小手,落下的是老泪纵横。“孩子们,我感谢你们。感谢孩子们,你们对烈士们有一种忠诚的心情,我感谢你们。”作为老人,方汉炳的语言略显匮乏,还夹杂着浓重的乡音,但重复的唯有“感谢”二字,已足显一颗朴素真诚的心。

一封写给太爷爷的家书

烈士的精神后继有人

与爷爷方汉炳一起第一次出远门的孙女姜依娜,是烈士方金耀的重孙女。在得知自己有一位这样了不起的太爷爷后,她无比激动自豪地与同学们分享了太爷爷的故事,并给自己素未谋面的太爷爷写了一封家书,她在信中这样写道:

敬爱的太爷爷:

您好!我和爷爷还有奶奶今天来到了沈阳烈士陵园来看您,爷爷经常对我说,您是一位非常勇敢、无私奉献、舍己为人、顽强拼搏的英雄,您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为有您这样的太爷爷感到骄傲,我知道了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先是很震惊,再是高兴、激动,我跟同学们说了这个事情后,他们也很羡慕我有这样一个家庭,也都为我感到骄傲。

太爷爷,在这里我想对您说,您会成为我学习的动力,我会努力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会替您照顾好爷爷的,请您放心!

“我会努力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烈士陵园里,姜依娜将自己的手写信,一字一句的读给太爷爷听,小女孩的声音虽小,但字字有力。小孩子的文笔,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过多的技巧,天然去雕饰,却写下最真实的单纯心思,发出最具希望的时代强音。

烽烟散尽,斯人已去,英魂归处,山河无恙。

热血难凉,铸就丰碑,岁月无声,铭记荣光。

清明时节,我们一起缅怀先烈!


编审:梁延 康耀方 邓国辉 郭晓勇

记者:张文杰 陈亚曦  庞栋 张益恒 阮翔

视频:黄晓萌 张榕珈 殷竟成 吴锦瑶

协助:沈阳原创基地首席演播、首届金声奖获得者 大麦(佟鑫)

鸣谢: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责任编辑 张文杰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