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老兵王清海的“红色誓言”:两代人79载接力守护无名烈士墓
十堰市郧阳区刘洞镇有一座无名烈士墓,1946年在一场战役中牺牲的一位新四军连长安葬于此。从那年起,19岁的王立富就开始了长达65年的守护,2011年王立富去世,侄儿王清海接过这份责任。新时代的我们,来看两代人接力守护无名烈士墓79年的温暖故事。
清明,58岁的王清海像往常一样,从郧阳城区出发,坐上通村公交,去往70多公里外的老家刘洞镇杨台村,为无名烈士墓扫墓。拔除杂草,清扫落叶,擦拭墓碑……他不知道这位烈士的名字,但知道他是解放战争时期英勇牺牲的一位连长。据史料记载,1946年7月15日,由李先念率领的新四军5师和中原局机关突围来到郧阳,遭到敌人疯狂围堵,为掩护大部队安全转移,上级决定以一个连的兵力在鸡子岭展开阻击。经过一昼夜激烈战斗,阻击部队以惨重的伤亡为大部队突围赢得了时间,而带领这支战斗连队的新四军连长身负重伤被老乡藏起养伤,但仍然不幸牺牲。
十堰市郧阳区刘洞镇杨台村村民 王清海:连长牺牲了以后就埋在这个地方,当时我叔父们把他埋在这个地方,每年老辈子们清明都来扫墓。我叔父住得很近,旁边当时栽的很小的树,我们从小看着栽的。你看这会长这么高了,一直在这儿守护。
从王清海记事起,每逢清明节、春节等传统节日,他的叔父王立富都会带他到这里为烈士祭扫。从小受红色基因的影响,王清海于1987年参军入伍并荣立三等功。2011年,84岁的叔父王立富去世后,王清海就接过守护烈士墓的重任。2013年,郧阳区民政部门和刘洞镇政府在烈士墓旁,建起无名烈士纪念碑和纪念亭。慢慢地,王清海不再是这里唯一的“守墓人”了,周边村民也自发来到这里祭扫。
十堰市郧阳区刘洞镇杨台村村民 黄国英:当时自己生活各方面都好紧张,还要给新四军立个碑。王清海自己也是当兵人,娃子们都要跟着老辈们学习。
不知不觉,今年已经是王清海坚守的第14个年头。他的心愿就是,一代代子孙能接替自己守好烈士陵墓。
十堰市郧阳区刘洞镇杨台村村民 王清海:老连长牺牲的时候,只有36岁左右,他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利益,牺牲在我们这个地方,他连个名字都没有,我们每年来扫墓,让后人记住这个烈士,等到我岁数大了跑不动了,我要我的后代我的娃子继续传承,永远不能忘记烈士。
如今,在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推动下,当地陆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活动,王清海还当起讲解员,向每一位来访者讲述这段英雄事迹,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长江云新闻记者 陈赟 赵龙文 郧阳台记者 张越 杨欢 编辑 范莉 谢宝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