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天门:群众解决诉求“只跑一地” 解开心结“只进一门”

长江云新闻  2025-04-03 20:33:31
分享到:

基层社会治理要直接面对众多群众,那么,如何确保人民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近年来,天门市委政法委全力推进市、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让群众解决诉求“只跑一地”,解开心结“只进一门”。

小吴是天门市渔薪镇居民,前几天,他走进渔薪镇综治中心,向工作人员提出诉求,希望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天门市渔薪镇居民 小吴:我去给他帮忙(打工)的时候,挖土机被树枝缠住了,他(包工头)叫我帮忙给他(把树枝)扯出来,扯出来的时候,挖土机(挖臂)掉下来了,掉下来以后,把我的手指给压断了。

小吴说着说着,禁不住泪流满面。他哭诉道:不久前,他在陈某承包的工地打工时意外受伤,他右手两根手指骨折。受伤后,他多次找到包工头陈某提出工伤赔偿,但陈某百般拖延,一直都没有结果。

天门市渔薪镇平安建设办公室主任、党群服务中心主任 涂军华:我们就让那个小吴先回去,给几天时间我们,我们到双方家里面去,进行意见(和事实)的收集。

天门市渔薪镇党委书记 杨德志:就是奔着解决问题去,坚持见面沟通,我们在处理一些事情上,是坚持有解思维,我们不推脱、不躲避,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发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

通过上门走访收集意见,工作人员了解到,包工头陈某内心也有一个心结。陈某认为,小吴是因为自己操作不当,才受的伤,与自己无关。从情理到法理,工作人员苦口婆心地对陈某进行劝说:无论怎样,小吴是在工作期间受的伤,工伤认定事实清楚,作为小吴的雇佣者,陈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最终,陈某答应对小吴进行赔偿。

只有化解百姓的“心结”,才能真正走近百姓,收获百姓的认可,这是渔薪镇综治中心总结出的“六奔六坚持”工作法中的最重要一环。他们始终将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六奔六坚持”化解信访矛盾工作法就是:奔着解决问题去,坚持见面沟通;奔着化解心结去,坚持一事有一法;奔着维护正义去,坚持法事要法办;奔着稳定情绪去,坚持“小事”要大办;奔着剪断诱因去,坚持民事提前办;奔着消除无序去,坚持推进法治化。

天门市渔薪镇党委书记 杨德志:群众的诉求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化解心结这是最重要的,我们一定要换位思考,和他(有困难的群众)产生(思想)共鸣以后,来帮助他解决问题。

渔薪镇的“六奔六坚持”化解信访矛盾工作法,只是天门市综治中心工作的一个缩影。2022年以来,天门市委政法委全力推进市、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到2023年年底,天门市市镇两级综治中心均已建成并实质化运行,村居委会综治工作站实现全覆盖。

天门市综治中心工作人员 高程:为有效化解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自我市综治中心设立以来,中心加快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建设,让群众反映问题、解决矛盾,只跑一地、只进一门,实现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在当地老百姓的心里,“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综治中心可不是一个摆设,实现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更不是一句口号。然而,在综治中心建设之初,遇到了不少阻力和风言风语。

天门市委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科科长 夏维涛:最基本的问题,还是人员力量的这个不足,明显是有一定的缺憾的,再一个对于矛盾纠纷调解激励的措施上面,还有一定的不足,积极性还不够。

为加强基层综治中心建设,天门市委市政府拨付1500多万元财政资金,保障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人员配备。在天门市委政法委的督导下,天门市综治中心很快就实现了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信访局、卫健委等18家市直单位常驻,实现了天门市总工会、天门市妇联、团市委等6家群团部门轮驻,其它市直部门由“中心吹哨”随叫随驻;乡镇综治中心以平安办、司法所、派出所为常驻单位,与相关单位建立联络员机制,全面形成工作联动、矛盾联处、问题联治等协同机制。常态化落实法律顾问定期坐班制度,法律顾问定期坐班,及时帮助解决涉及法律方面的突出矛盾风险。全面实现多部门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

天门市委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科科长 夏维涛:今年就是逐步加大强化数据研判分析,因为通过数据分析以后,我们更能够科学的预判、预警、预测,对于我们应对一些突发的事件,处理一些紧急的情况,维护社会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

自“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天门市市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工作站)共排查矛盾纠纷1729件,化解1701件,化解成功率达到98.38%。

天门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 雷大庆:运行两年来,按照“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要求,我市以政法单位为主力,整合相关部门常驻、人驻、点驻中心,健全完善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机制,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化解处置矛盾纠纷风险隐患,为保障全市平安稳定大局,发挥了积极重大作用。

(长江云新闻记者 张晓薇 吕卓伟 张振港 胡爽 通讯员 杨珍平 李卉)

责任编辑 唐元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