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警方多方联动 快速止损60万元
近日,湖北省十堰市公安局张湾区分局依托反诈预警机制,快速联动家属、社区及银行机构,通过“精准预警、亲情协作、联动攻坚、巩固防线”全链条处置,争分夺秒阻断两起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案件,先后成功为两名老人避免60万元经济损失。
联动家属保住48万元
3月27日晚,张湾分局东岳路派出所接到反诈预警指令:辖区居民周某兰计划取现48万元,存在被诈骗风险。值班民警立即电话联系周某兰核实情况,但其言辞闪烁,仅称“转存其他银行”。考虑到周某兰年过六旬,民警同步联系其儿子徐某,得知家属对取款毫不知情,初步判定老人可能遭遇电信诈骗。
为抢抓劝阻“黄金时间”,民警与徐某火速赶往周某兰家中。面对询问,老人仍坚称取款用途正当,但神色慌张、举止异常。民警建议家属核查其手机通讯记录,发现其近期频繁接听“00”开头的可疑电话。在民警引导下,徐某意识到其母亲应该是被人冒充公检法诈骗了,但周某兰始终不相信自己被骗,拒绝透露详情。
民警当即将周某兰及家属带至派出所民调室,联合驻所律师以辖区同类案例为切入点,逐条拆解诈骗话术漏洞,并耐心安抚老人情绪。
经过近两小时的循循善诱,周某兰终于吐露实情:原来,诈骗分子谎称其“身份信息被冒用骗走200万元”,威胁其缴纳48万元“保证金”以“免除刑事责任”,并恐吓其不得告知亲属。“他们说如果我不交钱,就派人来抓我……”周某兰在讲述事情经过时仍心有余悸。民警随即结合冒充公检法诈骗,向周某兰讲解了发生在辖区的真实案例,并一再强调公检法机关作为执法部门,是绝对不会使用电话方式对所谓的涉嫌犯罪进行调查处理,更不可能通过电话要求当事人进行资金转账,周某兰这才幡然醒悟。
为彻底消除风险,民警协助周某兰删除全部涉诈人员的联系方式,指导家属暂时代管其身份证、银行卡,并对手机进行刷机处理,清除潜在有毒程序。
次日,民警又联合社区干部第三次上门回访,向周某兰详细讲解了各类针对老年人诈骗的常见话术和识别技巧,并协助其更换电话卡。周某兰再三感谢并承诺:“再也不会轻信陌生电话了!”其子徐某感慨道:“多亏民警坚持上门、耐心劝阻,不然这笔钱肯定保不住!”
快速反应守住12万元
无独有偶。4月1日早上,张湾分局汉江路派出所接到紧急警情:辖区七旬老人王老太疑似遭遇医保诈骗,正欲向陌生账户转账。民警迅速赶往银行,发现老人已取出12万元定期存款,正欲将资金转入诈骗分子提供的“安全账户”。
经询问,诈骗团伙假借“上海医保局工作人员”和“上海市公安局刘警官”名义,声称王老太的医保卡在上海“异常消费15万元涉嫌骗保需配合调查”。为增加可信度,对方还通过视频通话展示伪造的“警官证”,要求老人“两小时内汇款否则面临拘捕”,并威胁其不得告知亲友。
面对民警的劝阻,王老太起初情绪激动,反复强调“不按他们说的做会被抓走。”民警与银行工作人员迅速分工协作:一边调取账户流水核实资金安全,一边结合近期类似案例,逐条揭露诈骗话术中的矛盾点,耐心安抚老人情绪,最终说服她终止转账操作。
为确保万无一失,民警当场协助老人修改了银行账户密码,并逐一核查其名下所有金融账户,确认12万元存款分毫未损。随后,民警为其手机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详细讲解“陌生链接不点击、个人信息不泄露、转账汇款多核实”等防诈要点,同时开启预警功能,叮嘱其“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王老太的儿子赶到后连连向民警致谢:“这笔钱是母亲攒了半辈子的养老钱,差一点就进了骗子口袋,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
(长江云新闻记者 胡爽 通讯员 宋建彬 刘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