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湖北新好物 | 舌尖上的“椿”味
眼下,春日野菜界明星——香椿,正值成熟采摘期。本期《寻访湖北新好物》,一起去树上寻“椿”。
大家好呀!我是香椿,江湖人称 “长在树上的蔬菜”,民间美食家把我列为“四大鲜”之首,和头刀韭菜、顶花黄瓜、落花藕并称春日美味天团。清晨,是我闪亮登场的时刻,这不,早上7点,黄石大王镇香椿基地里就热闹起来啦。
黄石开发区·铁山区大王镇莲花村村民 柯常才:早上5点半到10点半(来采摘),早上是最新鲜的,露水都在上面,后面温度高了,就不能摘了,不好保存。
要说我为什么这么水灵,全靠脚下这片宝地——长江、大冶湖、贵湾湖水流交汇之处,这里气候温和,红壤、黄棕壤能给我提供充足的营养,让我比外地的小伙伴早发芽、早采收。不过以前,我只在房前屋后“散漫”拔节,难成大气候,多亏了返乡能人李祥兵和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的专家团队,从品种培育入手,通过反复嫁接试验和基因筛选,将我变得更适合本地水土,现在我不仅保留了原有的独特香味,采摘期也从1个月延长到了5个月。今年,他们还玩起预订单模式,我还在树上伸懒腰呢,订单就已经排到三天后啦。
湖北椿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李祥兵:我们黄石福椿有36个品种,(分为)早中晚(三期)。像我手上拿的是这个香椿,为中华红香椿,枝干脆甜,回味清香,洗干净立即可以吃了。
江苏南京客商 张勇:每年都来,每天1吨(拿货量),品质、口感深受外面市场的认可。
为了能把我做成“四季生意”,黄石开发区·铁山区把我当作富民产业来发展,鼓励种植大户投资建厂,现在,我从田间嫩芽,摇身一变,成了丰富多样的深加工产品,香椿酱、香椿油、香椿茶......如今,我可是带动3000多户乡亲增收的“致富明星”呢!
黄石市开发区·铁山区大王镇党委副书记 赵成刚:我们全镇香椿的种植面积大约有2200亩左右 ,户均年增收约4000元,通过鲜芽销售以及深加工产品,年综合产值大概能达到2000万元左右。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宁 张项青 黄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