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珞狮路小学“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革命教育系列活动纪实

珞狮路小学  2025-04-03 10:16:02
分享到:

为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与民族精神,近期,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小学组织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 赓续红色血脉”革命传统教育周系列活动。通过书信对话、实地参观、主题宣讲、云端祭扫等形式,引导全体少先队员感悟红色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书信寄情思:与英烈跨时空对话

3月24日,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在庄严的国旗下讲话中被深情讲述。从打响武昌首义第一枪的熊秉坤,到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刘胡兰,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展现在师生眼前。同学们庄严肃立,认真聆听,不少同学眼中闪烁着崇敬与坚定的光芒,革命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然种下。“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用热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他们的精神,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旗下讲话后,“写给英烈的一封信” 书信征集活动正式启动。全体队员参与其中,一二年级的小朋友用五彩画笔描绘对英烈的敬意;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则拿起信纸,以 “我想对您说” 为主题,手写书信倾诉心声。在信中,他们有的汇报祖国如今的繁荣昌盛,有的讲述自己的梦想与志向,表达了传承英烈精神的坚定决心。

足迹寻初心:烈士雕像前的庄严宣誓

3月26日上午,25名队员代表和4名党员老师来到武昌起义门,开展 “追寻红色足迹” 革命遗址参观活动。到达起义门后,皮兆恩同学为大家讲述了这里的历史背景。111 年前,辛亥革命的枪声在此打响,无数先烈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铸就了 “敢为天下先” 的武昌首义精神。站在城楼下,抚摸着斑驳的城墙和弹痕,仿佛能听到当年激烈的枪炮声,感受到先烈们的热血与激情。

在 “我想对您说” 环节,队员代表深情朗读写给烈士的信。队员代表郜云迪激动地说:“亲爱的熊秉坤前辈,您打响武昌首义第一枪时,是否也曾害怕?但我在课本里读到,您说‘救国岂能惜身’!今天,我们站在这里,终于懂了什么叫‘吾辈当自强’!”

随后,全体党员代表和队员代表们列队,在王宇老师的带领下庄严宣誓。誓言在起义门上空回荡,这堂行走的思政课表达了大家传承先烈精神,为祖国努力奋斗的决心。

薪火永相传:五老宣讲凝聚奋进力量

4月2日,学校特邀洪山街五老报告团团长熊卫枝主任走进校园,开展题为“传递奉献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的宣讲活动。马上步入 70 后的熊主任退休却未退岗,始终活跃在社会和社区的各项公益活动中。她结合自身志愿服务经历,生动讲述了武汉城市发展中的一个个感人故事。

互动环节中,学校大队长吴佳颖同学为熊主任佩戴上象征着少先队员崇高敬意的红领巾。学校专职副书记程孝容围绕“如何让奉献精神点亮生活”展开提问。队员贺梓墨动情说道:“原来奉献不仅是英雄的壮举,更是平凡中的坚持,如果人人都怀有奉献精神,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将会更加美好!”活动最后,熊主任满怀期许,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志愿服务荣誉奖章郑重授予踊跃回答问题的队员代表,并深情寄语:“这枚奖章承载着奉献的初心,希望你们接续传递这份精神火炬,让平凡之举点亮时代之光!

云端祭哀思:指尖传递深情致敬

4月2日下午,利用主题队课时间,全校师生通过“中华英烈网”参与“云端祭英烈”活动。队员们轻点屏幕,为英烈献花、点烛,并在留言板写下“山河无恙,因您脊梁;吾辈少年,接力担当”等真挚寄语。线上线下融合的祭扫形式,既弘扬了文明新风,也让红色教育跨越时空界限,深入人心。

本次活动以多元形式构建沉浸式教育场景,将红色精神融入学生成长轨迹。“一封书信寄哀思,一颗红心永向党!”珞狮路小学通过创新实践,让少先队员在缅怀与传承中坚定理想信念,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为培育时代新人注入磅礴精神力量。

通讯员:王宇

责任编辑 石寒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