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清明 | 咸宁通山:让思念更“清” 让心意更“明”
连日来,咸宁市通山县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祭奠英烈、慎终追远中弘扬传统文化,争做文明祭扫的践行者、移风易俗的推进者、安全有序的维护者,着力以清明节活动为契机,掀起文明祭祀、爱国爱家、移风易俗的新风尚。
缅怀先烈,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清明前夕,通山县积极组织广大未成年人参加“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场所孩子们通过敬献花篮、重温入队誓词、聆听烈士事迹等方式深切缅怀革命先辈,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春天的烈士陵园,苍松翠柏挺立,气氛庄严肃穆。在巍然屹立的烈士纪念碑前,通山县实验小学师生手持菊花、庄严肃立,通过庄重的祭扫仪式和沉浸式实践教育,引导少先队员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
4月1日,通山县九宫山镇第一小学六(2)班师生前往革命烈士谭礼端墓前,通过敬献鲜花、聆听英雄故事、少先队员宣誓等环节,学生们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每一次致敬英烈、缅怀先烈,都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我们一定会继承好、弘扬好英烈精神,用青春与热血守护‘中国红’。”通山县九宫山镇第一小学学生王嘉乐坚定说道。
广泛宣传,文明观念深入人心
清明节期间,越来越多人选择鲜花祭奠、手写寄语等方式缅怀先辈、追思先人,新的“打开方式”使清明之风更“清明”。
“您好,可以用您携带的纸钱免费兑换鲜花,文明祭祀既环保又安全……”在通山县闯王镇苦竹林村各进山卡口,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耐心地向过往群众宣传文明祭祀理念,村委会提前采购数千枝菊花,在各主要进山路口设置“鲜花置换点”,过往群众可凭携带的爆竹、纸钱免费兑换鲜花。
为规范清明祭祀用品市场经营秩序,通山县大畈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青年机关党支部、市场监管所,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文明实践活动,通过执法检查与宣传倡导相结合,推动文明祭祀理念深入人心。
如今,在通山县城区主干道及各乡镇村委会,随处可见悬挂着以“文明祭扫”为主题的醒目宣传横幅,倡导群众采用文明、环保、绿色的祭扫新方式。
赓续文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做青团、读家书、听故事……通山县依托各类文化场馆、阵地资源,组织文明家庭代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民间文化能人等,开展“清明话家风”主题讲座、文艺宣传、故事分享会。
3月27日,通山县妇联联合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以“清明话家风”为主题的故事分享会,大家共同观看了视频简析《钱氏家训》,讲述了洪港镇杨林村“好媳妇”贾春红的故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咸宁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专家库成员熊雅芳老师分享了自己孝老爱亲的故事。
4月1日,通山县慈口乡中心幼儿园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清明节主题活动,将缅怀先烈与传统民俗体验巧妙融合,为孩子们带来了一次难忘的成长经历。幼儿园里艾草飘香,一场趣味盎然的手工皂制作活动火热开展,老师通过播放视频,生动地介绍了清明节的传统习俗,特别讲解了艾草在其中的特殊意义,增进孩子们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一步,通山县将进一步发挥中华传统节日的重要作用,引导群众传承民俗文化,厚植爱国情怀,营造文明和谐、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
(通讯员 成柏蓉)
一审:张媛
二审:唐成
三审:阮班新
